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四川]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加盐酸 B.测密度 C.加硝酸银溶液 D.看颜色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

A.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
B.隔绝了氧气
C.温度更低
D.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一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二
B.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事实
解释
A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C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食盐 B. 黄酒 C. 橄榄油 D. 白糖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 可以软化水 B. 具有乳化的功能 C. 可以沉降杂质 D. 溶于水时放热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

A.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 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X Z Y B.X Y Z C.Y Z X D.Z Y X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 Z n F e C 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Z n > F e > C 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Z n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F e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稀盐酸中 Z n F e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 C u C l 2 溶液中 Z n C u 两金属片分别放人 F e C l 2 溶液中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合物R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2R + 2H2O+7O2 = 2FeSO4 + 2H2SO4,推断R的化学式为

A.FeS B.Fe2S3 C.FeO D.FeS2

(4分)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氮气                      (2)2个钠离子
(3)-2价的硫元素              (4)盐酸中的溶质 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H 4 ),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烷( C H 4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从分子角度, C H 4 表示的意义为
③从物质角度, C H 4 表示的意义为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完成下面填空:
(1)性质决定用途。以下连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制品易发生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近低碳”的问题:
(1)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废作业本 ②矿泉水瓶 ③霉变面包  ④破旧铁桶
(2)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________:
①煤      ②汽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右图中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P 点的含义是
t 2 ℃时,30 g a 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 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⑶将 t 2 ℃时的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写物质序号)。
⑷现有 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填写物质序号)。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 N a C 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3)称量 N a C l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 N a C l 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 % .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下图所列出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研究。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2)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是:,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可选用作干燥剂。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2 N a H C O 3 = N a 2 C O 3 + H 2 O + C O 2 ;  N H 4 H C O 3 = N H 3 + H 2 O + C O 2
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g。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操作a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         (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方  案



现  象
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无明显现象。

与A中的现象相同
结  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 B 试管中再加入 N a 2 S O 4 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