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碾米 B.酿酒 C.洗菜 D.淘米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灯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6价 B.+5价 C.+3价 D.+2价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值在pH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轩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稀硫酸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轩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

A.偏低 B.不变 C.偏高 D.无法判定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Na2CO3+2HCl="=" 2NaCl+H2O+CO2 B.SO2+2NaOH="=" Na2SO3+H2O
C.2NaOH+H2SO4="=" Na2SO4+2H2O D.Zn+CuSO4===ZnSO4+Cu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受厨房中的科学——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食醋的pH<7 B.食用山茶油的密度是2.0ⅹ103千克/米3
C.白酒是纯净物 D.我们平常吃饭用的筷子长约1.5米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天然最硬的物质——镶玻璃刀头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士壤
B.生活常识
防菜刀生锈——用湿布包起来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C.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水质污染——禁止生产含磷洗衣粉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KNO3
MnO2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
B
H2
水蒸气
适量的NaOH溶液
洗气
C
硝酸
盐酸
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过滤
D
CO2
CO
O2
点燃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时的“红脸”关云长与北宋时的“黑脸”包公本是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首描述某一化学实验过程的诗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包公静卧水晶房,轻风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诗中的“包公”是指黑色CuO粉末,“云长”指的是红色的铜,则轻风是指( )

A.C B.CO2 C.O2 D.H2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盛石灰水的试剂内壁的白色固体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 ( )

①食盐水 ②硫酸钠溶液  ③氯化钡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滤液中的溶质为 ( )

A.有AgNO3、Fe (NO3)2 B.有Cu(NO3)2、Fe (NO3)2
C.只有Fe (NO3)2 D.有AgNO3、Cu(NO3)2、Fe (NO3)2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     
(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     

 
OH-
CO32-
SO42-
NO3-
Ba2+




Cu2+




Li+

微溶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1)按照实验设计意图,如果观察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但思维严密的小庭却认为实验还有漏洞,她建议在    (选填:AB、BC或CD)之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就可以弥补上图实验设计的不足,那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才能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2)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钠、硝酸钡、氯化钙、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了确定其组成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请分析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处,并写出(或在答题卷上画出正确图并用字母标注上哪一个装置)改正方法     
(2) 装置F的作用是     .
(3) 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的汗液有咸味。小庭和小怡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们准备做探究实验。她们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   是正确的。
在老师指导下,她们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填:“有”或“无”)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3)将适量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该营养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2.5%。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16m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是多少毫克?
(2)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12g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 N a C l N a 2 C O 3 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 g 固体混合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C a C l 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原固体混合物质量
10 g 10 g 10 g 10 g
加入 C a C l 2 溶液质量
10 g 20 g 30 g 40 g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2 g m 5 g 5 g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4)要求写计算过程 ]
(1)生成的沉淀是(填写化学式)

(2) 10 g 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 C a C l 2 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m= g
(4)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 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 C u O , H 2 O C O 2
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种元素组成。
《 实验探究》 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 C O 2 ,还可能含有少量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
还应该含有。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②,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 F e C l 2 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 3 . 8 g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 3 . 8 g (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