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贴(zhān)脚 (huái)像画 (xiāo)一而上(hòng)
B.色(jué)脖(jǐng)脂粉(mǒ)卷浩繁(zhì)
C.下(zài)呼(xiāo)紧咒(gū)浑身数(xiè)
D.样(mú)瘦(xuē)话子(xiá)指气使(yí)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图,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摩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
B.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都抱怨这样干燥的天气,会使冬季作物歉收的。
C.我半夜从一场恶梦中惊醒,各种念头蜂踊而来;过去那些零星的生活片段,潮水般涌入我的脑际。
D.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肤色苍白,头发是铁青色的,戴着一幅厚厚的眼镜,眼睛显得非常小。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任务是过桥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B.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让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的处理方式使它变得和原型不太相像以至于人们不相信它。
C.那些小家碧玉、独院小地主家的姑娘,穿着发出扑鼻的染料味的无袖长衣,唧唧喳喳地聚集到这儿来。
D.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这样,对她谁都不说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欧盟将单方面强制所有在欧洲机场起降的航班按照欧盟的碳排放量标准缴纳碳税,这引起多国航空公司的不满,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混乱局面。
B.2008年的秋季是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第一年。
C.叙利亚自由军的核心成员多有在政府服役的经历,所以他们对政府的作战习惯、军事机密乃至军队文化都有相当的了解。
D.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阅读协会将于下周一举办“每周读好书”活动。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著名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九三年》的开头。
B.用“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来写小说,会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桥边的老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属于用这种角度来创作的小说。
C.有一类小说,既不是以阐明思想为目的,也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乐趣,而是追求以情动人,《牲畜林》就是这样的小说。
D.《娜塔莎》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他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他的代表作。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回 家
[美]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美国小小说百家精品》)
简析第一自然段在小说中的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文戈妻子的形象。
小说的主体部分用的是第几人称?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有何好处?
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虚实、反衬、悬念和铺垫等。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赏析。
简析“黄手帕”在小说中的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注】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由儋州内调,九月过广州。谢民师以诗文求教,二人相处甚洽。本文是作者离广州后写给谢民师的第二封信。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起居佳胜审:知道 B.初无定质:朴素
C.以浅易之说文:掩饰 D.又舟中局迫难写局迫:狭窄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常行所当行而君幸赵王
B.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某所,母立于兹
C.盖风雅再变者布衣交尚不相欺
D.而乃赋鄙之不赂者赂者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言辞恳切,作者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同时表达了与谢民师有一见如故
之感。
B.文章阐述了苏轼对创作的见解,他认为文章最重要的不是在于文辞的华美,而是在于“辞达”,要做到思想与内容的统一,中心的明确。
C.扬雄批判了那种只求辞藻而忽视思想表达的文章,他的文章符合苏轼的创作主张。
D.本文结构清晰,首尾两段体现了书信的格式特点,中间两段引述了先人的事例和言论来

阐述自己的观点。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2) 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诗作从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论语》)
           ,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或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语境,在下面两处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连贯、得体。
(每句话不得超过25个字)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人无法接受,找到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                                             
曾经也有人建议对巴黎地铁里的乞丐群进行驱赶和取缔,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阻止了这一行动。老人家宽容地说: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后面的空格内写出两个结论性短句(不超过25个字)
据悉,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2月被围观的博主是郭敬明。众多语言文字专家发现,郭敬明的博文里充斥着错字、别字,包括把“令”写成“另”,把“了结”写成“了解”,“拉锯战”写成“拉锯站”,“名声大震”写成“名胜大震”等。语言文字专家分析称,除了这些态度粗疏的“笔误”之外,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在郭敬明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将“蚍蜉撼树”误写成了“蜉蝣撼树”。事实上,蚍蜉和蜉蝣不能混为一谈,“蚍蜉撼树”语出唐代韩愈《调张籍》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蜉蝣”则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郝铭鉴笑言,郭敬明的博客文章错误太多,“遍地荆棘,叫樵父如何下手?”这些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80后”作家的缺陷和不足,即: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两弹一星”元勋钱伟长,高考时,以中文、历史各100分(满分),物理5分的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先读历史系,后改读物理系,四年之后竟成了世界顶尖级物理专家,不能不说雄厚的语言功底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师;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军大胜赤壁;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受益;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一句广告词,可以带来无限商机……
对此,你有何体验与感悟?请以“语言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