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折(qū )脑(suǐ) 力(qiǎn)酩酊大醉(mǐng)(dǐng)
B.慰(jiè)蹂(lìn)颓(gèng)命途多(chuǎn)
C.舟(zài)攻(jié)新(cù)玲珑(tī)透
D.干(biē)会 (yù)溅(bèng)睚必报(zì)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身患感冒已使我头昏脑涨,一节课完成三门作业更使我筋疲力尽,以致睡觉前连水龙头也忘关了。
B.面对考试的失败,追求的失落,学生往往心怀郁闷。如何将不良情绪及时适当地渲泄出来,需要心理老师耐心指导。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D.云山雾海的黄山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山青水秀的千岛湖风光更使人流连忘返。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唱着、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当校男子篮球队捧回冠军奖杯时,全校师生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队员们的坚韧和勇气。
C.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习惯无关紧要,不值得大惊小怪。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回答“浙江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个别中小企业主跑路等消息见诸报端。您怎么看?”时,省长夏宝龙说,这要客观地分析。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随着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突然离职,让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谷歌中国业务再次受到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的打压。
D.作为感性生命的极度表现,西方人的体育事业不仅为了锻炼身体,也不仅为了弘扬国威,而是基于对人类感性生命力的探究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分别构成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
B.诗集《红烛》、《大堰河——我的保姆》、《双桅船》的作者分别是闻一多、艾青和舒婷,其中艾青、舒婷分别是中国现代“新月诗派”和“朦胧诗派”的代表。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D.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分别为著名诗人普希金(俄国)、惠特曼(美国)所写,而课文《品质》选自于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尔斯华绥的作品。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柔 软
朱以撒
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时,只见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的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致,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它们顺从着风力,像铺展开来的云层。夕阳打在一部分芦花上,看着有些恍惚。这些全然在自然环境中生生死死的植物,走到生命的终端,可以说已修成正果了。再过一些时日,许多芦花将随风飘散,风把它们的子孙携到天涯海角,然后它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停下车来,剪一束芦花,带它们回家。
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青年时代结束后,我越发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对芦苇更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如果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潜藏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它们早已荡然无存。当我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从的美感升起。
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嘈杂的市声便隔在另一个世界里了。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我少年时的出家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与我隔壁的邻居家中,静心修行。她把家中收拾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停了下来,落满尘埃,但是她的内心一定在继续着,没有放弃。她以一种柔软的形态,不动声色地继续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了,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委地,而更多像她这般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这是没有疑义的。
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他们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徒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便奔涌而出。静坐下边的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联的——过度的劳心、劳力,满不在乎地透支青年时期的生命,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上,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地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完全可以追溯到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作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则病痛缠身。我们常说人富有睿智,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
淮南王刘安说得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我们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让我们直接地体验到生之规则,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一句中,“这一步”指什么?
赏析文章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
作者在文中主要叙写了哪两个人物?有什么用意?
从全文来看,最后一段所提到的“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消沉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民,封府库登记
B.不如因而遇之好好地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道歉
D.妇女无所幸免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予犹记周公被逮
B.臣韩王送沛公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C.今人有大功击之德不厚望国之治
D.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A.将以有为也
B.不能容于远近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争曲直,屡当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野心,也力主进攻,但两人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刘邦的不同态度。
B.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
C.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
D.项伯的通风报信,使得刘邦、张良得知了项羽的军事行动。作为刘邦安排在项羽身边的间谍,项伯在鸿门宴会上也“常以身翼蔽沛公。”

翻译下列句子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诗歌鉴赏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54年
注:①跫音,足音,脚步声。
概括本诗中“你”的形象特点。
郑愁予被誉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善于借鉴古典诗歌优良传统,情感、语言和意象等方面都体现浓厚的民族风格。请结合全诗,赏析使用“莲花”这一意象的妙处。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五人墓碑记》)
               ,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功成而德衰,         ,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目前第四届BC卡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在韩国激战正酣,以芈昱廷、党毅飞为代表的一批中国90后棋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在2012年的春天里,给世界棋坛带来盎然生机。
本届BC卡杯32强战还没有全部结束,中国棋手的表现可谓惊艳。生于1996年的芈昱廷和生于1994年的党毅飞分别击败韩国“天王”李昌镐和李世石,韩国队的精锐部队就几乎丧失殆尽。而中国队则随着90后棋手的集体崛起,已经提前锁定了16强中的11个席位。
其实从上周结束的首届百灵杯64强战来看,中国队在32强中一举抢占了22个席位,而且这些席位绝大多数为90后棋手所有。其中更不乏像范廷钰、芈昱廷这样的95后棋手,也不乏像杨鼎新、谢尔豪这样的98后小朋友。可以说在90一代的竞争中,中国队已经赢得了主动。
标题: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按要求拟一则短消息
材料:3月18日方睿去省城出差,李明托他给在省城友谊中学工作的同学彭成捎去一份礼物:一斤茶叶和一册自己编著的书,估计上午10时左右能送达友谊中学。请你以李明的名义发一则手机短信,告诉彭成及时时去校传达室领取。
要求:按书信格式,语言简洁得体,不超过50字。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残留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
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那一刻,我心飞翔。
请以“那一刻,我心飞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不得少于800字。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七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