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河南鹤壁高中高三第一次压轴卷语文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血压(xuè)    炮制(páo)  框架(kuāng)  一叶扁舟(piān)
B.稍息(shào)   执拗(niù)        苔藓(tái)  瑕瑜互见(xiàn)
伺机(sì)      沮丧(sàng)  古刹(chà)     力所不逮(dǎi)
D.殷切(yīn)    曝光(bào)  攒聚(cuán )  自怨自艾(y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很多汉语工具书有从俗从误的倾向,使很多字音字形所谓的“规范”很不规范,让语文教师讲解起来非常困难,至当不易。
B.张某的有关市场经济的长篇大论,乍听起来很有新意,但仔细分析一下,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实际上都是拾人牙慧。
第21届成都花展在百花潭公园举行,园内展出3万余盆鲜花,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
D.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弥补工作上的失误,他总能够在前面的事做得不够好时,狗尾续貂,补上一个精彩的结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曹  林
网络时代,一语风行并不是多难的事,一个炒作,一段丑闻,一番恶搞,就可以让一个陌生的词在一夜间突然蹿红,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在舆论中传播——然而这样的流行往往极其短暂,仅仅漂浮在舆论泡沫的浅表层面,各领风骚没几天,舆论生命很短很短,“热点覆盖”中很快被新的热点提炼出的新的热词所替代。一个字词要想真正一语风行,长久地被使用并阐释,它必须真正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关怀或焦虑,击中那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或权利困境。
“被”字就是这样真正地一语风行的。西北政法大学为了提高就业率,让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与并不存在的企业签订一份子虚乌有的就业协议——自从这起“被就业”丑闻曝光后,“被”字就迅速在舆论中流行开来,没有蓄意的操纵,没有网络的推波助澜,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字在描述他们的现实和阐释一些新闻上是那么好用、贴切和精准。被就业、被捐款、被统计、被代表、被失踪。于是,“被”字一语风行,人们用这个“别扭的被动语态”描述着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别扭的被动现实”。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之所以引起一场无聊的跟帖风暴,是因为它击中了网络世界的寂寞;“杞县核泄漏’’的谣言之所以引起一场杞人大迁移,是因为它击中了信息不透明下杞人对政府瞒报的恐惧——“被”之所以一语风行,是因为它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没有什么字比这个“被”字更能言简意赅并精准地描述出许多人“缺乏自由”和“不能自主”的权利感觉了。
可能没有几个人在现实中没有遭遇过不幸的“被”。捐款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领导强制将部分工资扣下来作为捐款,这是“被捐款”。没有授权某个人代表自己去行使某种权利,那个人却理直气壮地宣称代表自己,这是“被代表”。自己的生活根本不幸福,却被统计数字描述为“平均幸福指数很高”,这是“被统计”;根本不想违法行贿,却被现实逼着去行贿以寻求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被腐败”……以“被”字为前缀的词组,它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受强势的权力任意玩弄的被动状态。
这种被动,根本上是弱势的公民权利在强势的政府权力面前的被动,每一个“被”字短语之后,都有一个强势的权力主宰和操纵着一切。公民的自由,本就依赖着权利与权力的平衡,权力天然地强大,必须有一种制度对强大的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使其在公民面前保持谦抑和顺从。法律筑建的坚固城堡使私人有一个确保自主的私域,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在这个私人领域中个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政府无权干预,强制减至最低限度。如果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间缺乏这道坚固的法律堡垒,个人权利必然就是被主宰、被操纵、被侵犯的命运。“被”字描述的就是这种主宰与受制的格局。
中国的改革正努力将政府权力关进笼子中,正努力通过法律保障公民的自由,致力于将强制减至最低限度,可这样的改革是那样地艰难。在权力尚未被驯服、民权依然很弱势的情况下,“权利被戏弄”难以避免。在傲慢、强势的权力面前,公众总有一种非常被动的感觉,权力既然凌驾于法律之上,自然也就凌驾于民众之上,主宰着权利的命运。从“被就业”中提炼出的“被”字,正好击中了人们的这种焦虑,所以一出现就一语风行。
从原文看,不属于“被”字一语风行的原因的是
A.“被”字迅速在舆论中流行开来,是因为这个字在描述现实和阐释一些新闻是那么好用、贴切和精准。
B.权力尚未被驯服,总是表现出傲慢、强势的特点。
“被”字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强势的权力主宰和操纵着一切的荒唐现实。
D.它描述了弱势者“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引起了群体共鸣。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字精准地描述了人们的现实,深得人们的认同,所以能真正地一语风行,而不必像其他一夜间突然蹿红的词语那样凭借网络。
B.“被就业”丑闻曝光使“被”字一语风行,除了这个“被”字描述精准、贴切之外,还在于人们都处于“别扭的被动现实”中,所以这个“被”字易于触发人们的类似联想和思考。
权力在公民的面前应该保持“谦抑和顺从”说明,权利只有足够强大、制约权力,才能保证自由,避免“被”……
D.“捐款”本应是主动的,在其前面添加一个“被”字,显得很“别扭”,但却引人深思,暗示了意愿被主宰、利益被侵犯的荒唐现实。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炒作、丑闻、恶搞来说,人们对自己的现实和心理被精准地描述出来更为关注。
B.在权力与权利的较量中,权利处于弱势,这是“受人摆布”的根本原因。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这一局面将逐步改变。
“被”字一语风行,既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关照,又体现了对法律的要求。
D.靠炒作等走红的陌生词之所以很快被新的热点提炼出的新的热词所替代,就在于没触及人们内心,不能获取生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1)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              。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宋代出现了不少哲理诗,其中不乏包含理趣的诗句,如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朱熹写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陆游写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                ”(《游山西村》);欧阳修写的“始知锁向金笼听,            ”(《画眉鸟》);王安石写的“青山缭绕疑无路,                  ”(《江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① 我们 ② 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 ③ 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 ④ ,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⑤ 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 ⑥ 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杜牧《清明》诗,回答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但有人认为原诗啰嗦,完全可以在保持意思不变的条件下改成五绝: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你认为原诗好还是改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效应很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不能够受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从某种观念上讲,这种“蘑菇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练,它可以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人更加接近现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主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