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1-2012学年广西田阳高中高一3月月考政治试卷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这主要说明
A.国民收入分配后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 |
B.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与消费两者都不可偏废; |
C.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 |
D.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举行,全国运动会体育场馆的建设属
于
A.扩大再生产 |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
C.物质储备 | D.公共消费 |
针对2009年夏季出现的严重旱情,甘肃省紧急下拨50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支持
各地开展“三夏”抗旱生产。这部分资金属于
A.社会保障支出 | B.债务支出 |
C.经济建设支出 | D.行政管理支出 |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应尽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制,以需
求来定位生产,先定好分“蛋糕”的规则,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大和做好“蛋糕”。
据此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中的“蛋糕”是指
A.税收收入 | B.财政资金 | C.国民收入 | D.国有企业的利润 |
要做大“蛋糕”,最根本的是
A.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
B.扩大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
C.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
D.完善税法,增加税收收入 |
经济学中经常用“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比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这指的是
①要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所增长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③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要恰当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为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国家对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绿色产品、清洁产
品征收较低的消费税,对资源消耗高的消费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这样做
①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③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可以调节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自2010年1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
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上述举措表明
A.个人所得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 |
B.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
C.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手段 |
D.比例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的唯一税率 |
2011年,我国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资金。
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A.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有效的手段 |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
C.财政资金的分配离不开国家的政治权力 |
D.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
2009年6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了已经实行一个多月的烟草税新办法。
政策调整后,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
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据此回答问题。
专家认为,提高烟产品的税率能挽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这表明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税率
A.可以抑制超前消费 |
B.可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
C.具有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 |
D.具有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健康的作用 |
此次国家大幅度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税率是为了
A.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
B.调节个人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
C.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
D.调节进出口贸易 |
201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南京市地方税务局栖霞税务分局不断提升
服务效能,2010年度纳税人综合满意率达99.74%。这已是该局连续3年在市地税系统委托
第三方实施的行风调查中纳税人满意度达99%以上。税务机关之所以重视纳税人的满意度,
是因为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纳税人应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③税务机关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利益
④纳税人具有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权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
①税收收入
②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③债务收入
④乱收费乱罚款的收入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我国公民与税收的关系正确是
A.每个人都与税收有密切的关系 |
B.每一人都必须交纳税 |
C.中学生与税收没有关系 |
D.对公民的消费行为不征税 |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适度,主要是看
A.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 |
B.能否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
C.能否恰当处理生产和建设的关系 |
D.能否使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某县机械厂厂长因超额完成承包指标,对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县政府
决定奖给他人民币20万元,并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对县政府的这种做法,正确的评
价是
A.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值得学习和借鉴 |
B.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县政府是国家机关,有权这样做 |
C.县政府应该委托税务机关宣布此奖免征个人所得税 |
D.税收是国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县政府不能说了算 |
被告人李某在承包某厂期间,不申报纳税,指使该厂会计立帐外帐,用这部分钱
作为企业的资金,投入生产。李的行为是
A.偷税行为 | B.欠税行为 | C.骗税行为 | D.抗税行为 |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
A.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
B.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 |
C.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D.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政府机关 |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
B.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 |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
D.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纳税性质和作用来看,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
②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来看,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不一定每个公民都具有直接纳税义务,但每个公民都应提高纳税意识
④中学生在校读书,与纳税无关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调整印花税、出口退税、增值税等税
种的税率。这表明税收具有________的特征。
A.固定性 | B.无偿性 | C.法律性 | D.灵活性 |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举措
A.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
B.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
C.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
D.是提高劳动者消费水平的基础 |
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
无法得到充分提供,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
是
A.社会募捐 | B.个人捐款 | C.政府征税 | D.群众集资 |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称为财政盈余。有人认为,财政盈余越多越好。这一观
点
A.是正确的,因为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 |
B.是正确的,因为财政收入比财政支出重要 |
C.是错误的,因为财政盈余多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
D.是错误的,因为财政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
近年来,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假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发
票、违法代开发票、涉税违法等。上述活动
①有利于维护税法的权威性
②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
③体现了税收的无偿性
④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材料一:2008-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年份 |
财政收入(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经济总量(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2008 |
2.6 |
21.4 |
13.65 |
9.5 |
2009 |
3.09 |
20 |
28.23 |
9.9 |
2010 |
3.9 |
26 |
20.94 |
10.7 |
2011 |
5.13 |
31 |
24.66 |
15.1 |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财政部通知要求,各级
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
家园。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优先安排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
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做好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
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截至7月15目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59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
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66.7%,相
当于2008年全国各级财政用于就业的总投入。同时,我国通过税收、收费、贷款等优惠政
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降低税率、扩大抵扣范围、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中小
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材料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2005年某省已检查企业6383户,其中有问题
企业3815户,查补税收14390万元。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445起,查结10起,
查补税收326万元:查处个人所得税案件15起,查补税收92万元;查处其他偷税案件3176
起,查补税收8284万元。请结合材料回答:
(1)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如何才能减少或杜绝材料二中的偷逃税款的违法行
为?
(2)税收的作用在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