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亟窜之远方窜:放逐
B.留以旌直臣旌:表彰
C.国之重事,黜幽陟明陟:提升
D.安得此不详语详:详细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译文:                                                                             
(2)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5分)
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爱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耻师焉。(《师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分析题
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词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
作用。
小说中回答问题的五位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
试分析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此生惟愿长报国——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记者:顾瑞珍吴晶晶胡浩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的秘书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节选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11月)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二段中“科学泰斗”与“静静”、“悄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们对钱老崇敬以及对他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惋惜之情。
B.文章第三段起到了总括全文的作用,其中以“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几个字概括了钱老的一生。
C.“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一节内容既不属于钱老的科学成就,也与他的爱国情怀无关,因此脱离了文章的中心。
D.这篇人物访谈通过庄逢甘院士和涂元季的回忆从侧面介绍了钱老,以小见大、真实可感,让我们对钱老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E.钱老一生中的三次激动,表明了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热爱。而这也是他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此生惟愿长报国”是对钱老一生的高度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请分条陈述。
钱老去世后,网络上有人将他和在科学史上同样作出过巨大贡献却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杨振宁作对比,认为钱老更高尚,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B.迪拜世界债务危机的爆发在短期内引发了连锁反应。但是当市场意识到迪拜世界不过是旧危机的涟漪,而非新危机的滥觞之时,市场也就会回归理性,一切仍将回到V形反弹的轨道上。
C.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参观中美合作的背景太阳宫热电厂时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临渴掘井,不希望中国重复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犯过的错误。
D.2010年3月7日晚,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尘埃落定,由美国电影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拆弹部队》夺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内的五项大奖,她也成为了首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国家发改委、住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
题的通知》,《通知》要求:水价调整要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分步到位。
B.历史告诉我们,对科学的是非之争只应按“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原则去百家争
鸣,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行为都是荒唐的。
C.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D.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国际首家采用心理、医学、军训、教育、社会体验“五

位一体”的模式,诊治网瘾、厌学及各种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本解读,核心是“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在现代西方文论中,text 作为学术话语,和课文有着不可忽略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而且是主体的“同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素养,不同价值取向的读者的主体不同,因而“同化”(受孕)的结果也是不同的。____________。“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孙悟空。
①文本的内涵,则只有经过读者心灵的填充、同化,才能投胎受孕成形
②本来我们不叫“文本”,而叫“课文”
③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决定的    
④课文,是客观存在,其意义是确定的,不以读者的主观意向为转移     
⑤这两个词,在英语里都是text,原来都是正文、本文、原文的意思

A.③②⑤④① B.②⑤①④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③②⑤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下面是某同学的陈述,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措辞不当,请加以修改。
老师,您好!
①敝人叫王龙,今年18岁,是ⅹⅹ中学的高三毕业生。②我身高1米8,身体健康。③我很喜欢看书,也喜欢滑冰,弹琴等一些娱乐性活动,④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⑤我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⑥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⑦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⑧我的家乡在古都西安,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有美丽的骊山、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大雁塔等,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⑨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必须删除的句子:            
需要修改的句子:将______(填序号)改为_______
将______(填序号)改为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印第安人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3天就拿下了7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字数10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母鸡教育子女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它常说:只要有一颗好心,就必然会有好报。小鸡们总是不停地点头称是。在它的这窝小鸡中,有一只金黄色的鸡小姐,老母鸡经常夸它聪明,它背诵老母鸡的哲学语录也最为卖力。每次考试总能得第一,老母鸡感到十分高兴。
     有一天下午,一只凶恶的老鹰来叼小鸡了,巨大的翅膀在地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老母鸡张开翅膀组织小鸡们躲藏。可是那只鸡小姐被老鹰吓坏了,老鹰一个俯冲,就把它给叼走了。
     经过这个悲惨的事件后,小鸡们开始反思老母鸡传授的那套哲学。老母鸡也非常后悔。它痛恨自己平时只做正面宣传,没有告诫小鸡们:阳光下也有潜伏着的罪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