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西]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负(jiù)探(guī)或(jiàn)张李戴(guān)
B.然(sǒng)烙(páo)形(hái)喁私语(yú)
C.和(yìng)胡(zhōu)量(fèn)睚必报(cī)
D.财(héng)念(dào)免(chù)守不渝(kè)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众所周知,郭美美事件在一个多月前曾被炒得沸反盈天,所涉及的红十字会,也在微博、网络论坛里受到众多质疑和指责。
B.在百无聊赖中,他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
C.林亿的妈妈端上刚做好的饭菜对林亿说:“好饭好菜要趁热吃,等一下凉了就变成残羹冷炙,不好吃了。”
D.教练的一番话使奥运选手程菲恍然大悟,跳马比赛中失利的阴影也就烟消云散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网络时代,使年轻的“新新人类”创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话语,如“东东、美眉、雷人”等等。
B.话语表达方式呈加速变化,犹如一面多棱镜,构成不同时代的丰富内涵,映照出人们心灵世界的多彩变幻。
C.《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暴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D.杂文曾是鲁迅先生与敌人战斗的有力武器,这些“投枪和匕首”对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现在细读先生的杂文,还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社会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这影片的名字,我想到和影片毫无关系的另外的事。                    
              ?而且真想做王的人,他将用他的手去打天下,绝不会放在口里说的。
①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呢   ②我想,自己如果做了王   ③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   ④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   ⑤王是什么东西呢   ⑥这自然是一种完全可笑的幻想

A.①②⑤④⑥③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①⑥③⑤④ D.②⑥③④⑤①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需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经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以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2000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吹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那是许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一首老歌诉说着我们对飞翔的梦想,而一双绑缚着沉重黄金的翅膀,是怎么也飞不起来的呀!
这篇文章以《庄子的翅膀》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义。
(1)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
(2)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
“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一句中“猎物”和“宠物”分别指代的对象是什么?
请联系全文,概括“庄子的翅膀”有怎样独到的特点,请分条叙述。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①喑噁:满怀怒气。叱咤:呼喊,咆哮。②呕呕:温和的样子。③刓敝:在手里玩弄,磨损。
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因问王曰谢:谦让 B.信再拜曰贺:赞同
C.此匹夫之勇耳特:只不过 D.今大王能反其道诚:诚恳

下列与“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的“臣”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大王来何操 D.项伯杀人,臣活之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在与汉王的谈话过程中,不仅谦让,而且还行叩拜之礼。
B.汉王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听了韩信的一番话语后,汉王非常高兴,并采取了他的谋划。
C.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是一个性情不定的人,高兴时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发怒时震怒咆哮,令人惊惧。
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是语言描写,通过汉王与韩信两个人的对话,直接地写出了韩信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说这一句的妙处。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震四海。(贾谊《过秦论》)
悟以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面这个长单句改成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桥梁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修建鄂黄长江公路桥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正确,喻体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王维之诗如空山鸟语,恬静优雅;东坡之词如渔樵问答,旷达潇洒。                 。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一段环境描写。请结合课文从描写作用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石兰松,是广西上林县的一名“摆渡教师”。1986年,他放弃高考,回乡做教师。他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便挨家挨户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他砍掉自家门前的椿树,出资请人制造船只,为学生摆渡。26年来,他用坏9只木船,摆渡孩子1000多人。他收入微薄,但慷慨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和留守孩子,并像家长一样对待他们,自家的儿子初中毕业后想读中专,却交不起学费。26年来,他身兼“教师、船夫、保姆”三重角色,撑起了大山的希望,成了大山里美丽的风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1-2012学年广西北海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