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
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
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
妥。材料反映了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
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
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              
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
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
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
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
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
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
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英国公布的《1849年中国各口贸易报告》说:“目前中国每年鸦片销售量约为
五万箱……据统计,182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为12576箱,1839年约为四万箱。下
列对1829—1849年鸦片销售量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列强商品在华滞销导致鸦片销售量的迅速增加
B.《南京条约》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提高了鸦片销售量
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列强继续鸦片贸易的原因之一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推动鸦片贸易销售量的增加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
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
索革命新出路的三次转变。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张謇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
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

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
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任陕西督军团长、后任直系军阀师长的胡景翼在1919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此举或顺天意也,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曹等数人,人怨极矣,天岂有不
愿者乎?”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这段日记有助于判断北洋军阀对五四运动的真实态度
B.这段日记表明当时的胡景翼是具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
C.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体西用的影响
D.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代表的直系军阀与北洋军阀决裂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
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

A.占领海南 B.贺南京陷落 C.救民于水火 D.欢呼胜利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
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
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
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
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
B.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
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
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
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
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伏尔泰与卢梭在争论的话题不可能是

A.“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
B.“君主开明专制”还是“人民有权推翻君主”
C.“否定罗马教廷权威”还是“否定教会创世说”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是“财产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
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
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
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审判》《城堡》等小说都是写了普通人如何处处
受着不可知的恶运的任意摆布而无法逃脱。在物质和金钱的支配下,人是那样的可怜,成为
物的奴隶,人性被扭曲,写出了“现代人的困惑”。下列作品中与卡夫卡作品属同一风格的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
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
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
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
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
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这表明

A.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
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
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
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
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
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
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
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
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
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
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
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
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
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
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
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1)据材料一,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
些特点?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
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忧”和“心灰”的真实
含义又是什么?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否实现?
为什么?
材料三

(3)据材料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对战后初期世界经
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四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
富论》。他(亚当·斯密)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
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月1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
(4)据上述材料,在各国政府解决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方面,“道
德”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
二、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                                           
——《资政新篇》
材料二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
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
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4)就上述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任选一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分析这一
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
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
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
革命活动有所增加。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
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
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
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
—一《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
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
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
(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点?(1
分)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
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
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
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
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
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
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
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
父”的理由。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