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李明暑假外出旅游,看见所到之处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此时他在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于黄土高原的歌舞比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歌舞
①舞姿更遒劲有力 ②舞姿更轻柔飘逸 ③歌声更委婉动听 ④歌声更粗犷嘹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住西安的张强,随父母乘火车经徐州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沿途经过的铁路干线应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镇江市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山水相连,风光旖旎,素有“城市山林”之誉。据此回答问题。
就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言,镇江属于

A.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国庆长假,家住镇江的张敏乘沪宁高铁到苏州舅舅家做客,沿途可能看到的                                          

A.牦牛在路边悠闲地吃草 B.漫天黄沙中骆驼在缓慢地前行
C.海边椰林婆娑 D.金黄色的稻田里农民在收割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8月8日,我国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据此回答问题。
在下图的四个省级行政区中,选出此次泥石流发生的省区

泥石流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同学记下了三辆车牌号以赣A、鲁C、黔B为开头的救援车。这三辆车分别来自
A.江西省、山东省、贵州省
B.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
C.湖南省、山东省、福建省
D.福建省、甘肃省、湖北省
舟曲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蒙古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小草的哀求”中所揭示的问题是

A.乱砍滥伐 B.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表现比较严重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B.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夏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夏季风、气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读图回答问题。

玉树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玉树所在地区经纬度大致是

A.33.1°N,96.7°W B.33.1°N,96.7°E
C.33.1°S,96.7°E D.33.1°S,96.7°W

下列有关地震发生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 B.沙漠广布 C.开阔坦荡 D.雪山连绵

玉树地震发生后,江苏某救援队迅速到达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较难克服的自然条件是

A.高原缺氧 B.台风强劲 C.烈日炎炎 D.暴雨连连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洗涤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少用洗衣机烘干
B.坚持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
C.夏季在使用空调时将温度尽量调低
D.出行时少开小汽车,多乘公共汽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需要“低碳减排”的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分析,A地降水多于B地的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GDP总量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地区联系紧密。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因素有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③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④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省略图4,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有结冰现象 B.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

图4中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香港回归13周年,某中学八(1)班的黑板报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的栏目,如图,其中”真”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6 ,回答问题 。

若甲是我国东部经济带,乙是中西部地区,沿箭头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

A.水源 B.能源 C.资源 D.资金

若甲、乙表示的是我国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称之为

A.东煤西运 B.西气东输 C.南煤北运 D.南气北输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甲、乙之间 B.甲、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乙、丁之间

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大致与我国的      吻合。
①一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D.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这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材料二: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材料三: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市成功举办。
材料四:中国政区图和京沪高铁路线图
 (1) 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     省(填全称)少数民族最多,在图中的字母是     
(2 )      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     省区(填字母)。
(3 ) 在中国政区图上的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 2010年举办亚运会城市     (填数字)
(4)张敏想去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旅游,最好到ABCD四省中的     省区(填字母)。
(5)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直辖市有     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省。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图8),结合有关资料回答问题。(8分)
  
图8                                 图9
(1)图8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该线大体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相比,人口密度     
(3)从地形上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的地形以          为主。
(4)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农业结构基本情况。其中,丙地区的农业结构情况符合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       (填数码)地区。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林业比重
渔业比重
其他所占比重

77.2%
10.8%
1.4%
9.4%
1.2%

46.5%
48.0%
1.5%
1.8%
2.2%

8.0%
90.0%
0.4%
0.1%
1.5%

16.2%
14.0%
62.6%
0.4%
6.8%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填数码)地区。
(6)王某承包了10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9所示。据图判断,王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上图B、C、D三地中的     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打破了百余年来世博会展馆的表现形式,是世博会惟一具备“变形”功能的展馆,通过LED大屏幕翻转变化,将天坛、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这些北京地标性建筑展现出来,体现了“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主题。

(1)北京馆将重点突出“古老与现代”的变迁,新北京将是展示的重点。在北京馆的四大变形效果中,除了天坛是北京传统的象征外,          和国家大剧院都是新北京的地标性建筑。
(2)北京馆“变形”过程中我们又见到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其中福娃迎迎代表的是     的珍稀动物藏羚羊。
(3)奥运会结束后,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在改善环境方面,北京尽量减少了(     
A. 绿化带       B. 行驶车辆数量         C. 传统建筑        D. 流动人口数量
(4)下列体现了科技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是(     
A.王府井大街     B.清华园             C.奥体中心         D.中关村
(5)在北京随处可闻的国粹是(     
A.越剧           B.昆曲               C.京剧             D.秦腔
(6)请你写出两处北京市世界文化遗产       、      。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材料二: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__,从空间分布看:     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__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__、     __地区。
(3)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中利用的河道是      。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少水少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     市。
(2)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     __(纽带或辐射)作用。
(3)长江沿江地带众多工业城市构成一条“汽车工业走廊”,请任意写出一个汽车工业中心       
(4)武汉周边地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水电站,盛产棉花,由此可推导出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    )工业的重要基地
A.钢铁、煤炭
B.钢铁、轻纺
C.火电、冶金
D.石化、汽车
(5)下列关于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
C.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D.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6) 上海钢铁工业发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附近地区工业发达,是一个巨大的钢铁消费市场
C.靠近煤、铁产地,原料丰富
D.技术人员众多,资金雄厚
(7)长江流域严峻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沙尘暴严重   ②洪涝灾害严重     ③酸雨严重   ④地震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能够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
A.水资源污染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城市热岛”问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