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2届河南省驻马店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众多影视明星出演的电影<赤壁>,再现了赤壁之战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该电影取材于我国古代哪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厉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④②①③ | D.④③②① |
洋务派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 )
A.军事技术 | B.科技教育 | C.机器生产 | D.议会制度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②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③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④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 )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
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
重大事件 |
作用(或影响) |
A |
西安事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B |
卢沟桥事变 |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
C |
台儿庄战役 |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
D |
百团大战 |
新四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1948年底,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关系 ( )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詹天佑等爱国科学家
②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③辛亥革命后,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④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
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
C.清政府的扶持 |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上海APEC会议 |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
A.新中国成立 | B.西藏和平解放 | C.“一国两制”提出 | D.香港、澳门回归 |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 )
A.黄河流域 | B.印度河流域 | C.两河流域 | D.尼罗河流域 |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和林肯对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影响是 (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 B.维护了国家统一 |
C.推翻了封建统治 |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如图,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不可能有 (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④ |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的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
A.拿破仑执政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C.希特勒上台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有人说,“对于俄国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某校九年级历史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关键词“1941年、太平洋美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你判断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
A.莫斯科战役 | B.珍珠港事件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诺曼底登陆 |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相对论为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是—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一份呼吁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 B.达尔文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在前一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一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 )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②社会制度的不同是各国合作的最重要障碍
③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矛盾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
国别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唐一天竺 |
玄奘 |
西行取经 |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
唐一日本 |
鉴真 |
6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务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材料三中,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没—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请举两例。(2分)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三 ……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林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
(4)我国的土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掌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3分)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场什么运动?21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1)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
材料二 如图
(2)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简要说明。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