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南]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月(jī)绿林(lù)自怨自(yì)心如意(chèn)
B.慰(jí)牲(chù)垂三尺(xián)病入膏(máng)
C.身(yǔn)元(jiè)前后继(pū)堂大笑(hōng)
D.弯(qū)赘(léi)心积虑(chǔ)丢三四(là)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以致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B.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说时来运转,就时来运转了,谁不高兴!
C.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在这次的毕业典礼上,“根叔”的演讲倾倒了7000多名莘莘学子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宁浩虽然曾表示“抖鸡贼”的时代已经过去,他希望以情动人,让观众哭出来,但《黄金大劫案》仍然显示了他娴熟的搞笑能力。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人民网4月16日讯:安理会声明指出,“如果朝鲜继续进行发射或核试验,安理会必将采取相应的行动”。
D.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体现。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失败乃成功之母!(高考考点门口悬挂的横幅)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中秋夜,月光皎洁,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月亮也板着面孔看着我们。
D.(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寒舍恭候各位光临。”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 泄(袁宏道)
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可入目者。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艰辛万状,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以为不然。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流壁下。一壁上有古木一株,上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王静虚曰:“未也,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静虚曾习定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余与公望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一二三四等泄,俱在山腰,五级而下,飞涛走雪,与第五泄率相类。山路甚险巇,余等从山下观之,时,新雨后,苔柔石滑,不堪置足,一手拽树枝,一手执杖,踏人肩作磴,半日始得那一步,艰苦万状。山僧云:自此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复下岭。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删改)
【注】①五泄: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②滑(gǔ)滑:泉涌的样子。③习定:养静。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五泄尚七十余里去:距离。
B.敝舟马羸:瘦弱。
C.五泄留供来日朝餐:吃饭
D.所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目:眼睛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诗人极写春日美景的用意是什么?
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
叶上初阳干宿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
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
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俄罗斯的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癌细胞增加。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科学家还发现,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
下面对“微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B.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着重大的区别。 
C.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可以使食物迅速加热,但却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
D.瑞士科学家发现,遭受微波辐射有损健康,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国,90% 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因为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
B.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1991年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C.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使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由此产生的奇怪的新分子都有毒性。
D.所有的食物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吃微波食品的人血液中的癌细胞会增加。

根据文意,微波炉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屋(周克武)
⑴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⑵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⑶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⑷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⑸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⑹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⑺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⑻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⑼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⑽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⑾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⑿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⒀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有删改)
作者的笔下,老屋有着怎样的特点?
文章第⑷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理解句子。
⑴第⑼中的划线句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⑵第⑾段中作者说“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月是亘古不变的,为何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与月“相隔太久”,“儿时似乎不是这样”,探究其中的内涵。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4月19日晚,昆明一些爱狗网友通过微博和短信在相互转发这样的信息:流浪狗救助志愿者们,富民到昆明的路上现在发现一辆红色广西牌照大货车,载满狗狗,约半小时到达普吉收费站,情况紧急,请大家想办法参与到追查狗的来源和贩运是否合法的活动中来。随着消息的传递,不少网友从昆明城的各个方向赶往普吉收费站。
当天深夜11点左右,王家桥派出所民警接报后,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在普吉收费站附近拦截下这辆贩狗车辆,将人和车带回派出所调查。经过警方调查,这辆运狗车的检验检疫、贩运手续齐全,属于合法运输,派出所决定放行运狗车。因为不忍心狗狗就这样被拉走,经过颇费周折的交涉,最终,爱心人士以6万元买下了这一车价值12万元的狗狗,供大家收养。
此举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爱心大救援”,也有人认为这是违法而且伪善的表现,也有网友直言“此举完全是头脑一热不顾前车之鉴”。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新闻短评。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注] ①“或”同“惑”,怪。②大王即使他有善意萌发出来,我又拿他有何办法。③数:技艺。④犹为弃井也:仍然是一口废井。
孟子说的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你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语文卷(有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