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空气 B.N2 C.水蒸气 D.O2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橡胶 C.纤维 D.钢铁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 B.铝合金硬度大 C.蔗糖易溶于水 D.铁制品易生锈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麻黄碱(C10H15NO)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来的物质。下列有关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是由27种元素组成有机物
B.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5
C.麻黄碱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麻黄碱中含有NO分子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溶解度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A.NaCl的溶解度都小于NH4Cl
B.在100℃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变成饱和溶液,且质量分数变大
C.在8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向分别盛有40 g的NaCl和NH4Cl的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均得饱和溶液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铵
B.用蒸馏水鉴别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
C.用酚酞试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不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用下图表示合理的是:

A.向锌铜合金中加入慢慢加入足量的稀硫酸;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
B.高温灼烧氧化铁和足量炭粉的混合物;Y轴表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往碳酸钙中慢慢加入足量盐酸;Y轴表示产生气体的质量
D.往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Y轴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请结合以下六种微粒回答:

(1)上述结构示意图书写有错的是  (填序号),请改正后继续完成后面的题目。
(2)属于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3)由②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常对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回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请针对该反应发生的条件,各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常温                                                
(2)通电                                                 
(3)MnO2为催化剂,不必加热                              
(4)MnO2为催化剂,需要加热                              
(5)高温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科技节活动中进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请结合分子的观点解释:                                        。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向冰水中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下不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有                     (写出一种),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的危害是                       (写出一点)。
(3)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①该装置生成Ca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装置生成CaSO4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金属A是             ;金属B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           ;仪器f的名称是:             
(2) 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时用      (填标号);硫在空气燃烧实验时,硫应放于_____      (填标号)。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用到的是               (填标号)
(4)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的到的是               (填标号)
(5)实验时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填标号,举一例)
(6)用仪器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应注意                 (写出一点)
(7)在实验室使用仪器b,当失火时,应如何处理: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燃烧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以下问题:
【定性实验】
(1)甲烷的化学式是                
(2)请写出通过甲烷燃烧确定其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法:                               
【定量实验】
某有机食品保鲜袋除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可能含有氧元素。为确定该保鲜袋是否含有氧元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并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1.4 g该保鲜袋样品,剪碎后放在硬质玻璃试管中。
③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2.0 g;装置B的质量为85.0 g
④持续通入纯O2,点燃酒精灯,直至保鲜袋样品完全燃烧
⑤实验结束,待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3.8g, 装置B的质量为89.4g
请回答
(1)查得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吸水后呈蓝色。根据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变蓝的现象说明该保鲜袋含有       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B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等于1.4 g样品完全燃烧后生成的_____  (填化学式)的质量。
(3)通过计算可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为       
(4)结论:该保鲜袋样品         (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5)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2个可乐瓶、2根软管连接而成。制氧时,先在甲瓶中加入20 g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157 g过氧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和少量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通过软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在甲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H2O2="===" 2H2O+O2
(1)这包总质量为157 g的过氧碳酸钠可提供多少克的H2O2?
(2) 产生的H2O2完全反应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3)反应完全后,甲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来源: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