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倡法制、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 B.雕版印刷术 |
C.活字印刷术 | D.指南针测向技术 |
西晋灭亡后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孝文帝 | B.司马懿 | C.司马炎 | D.诸葛亮 |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 B.《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焚书坑儒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启迪了二十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它指
A.人文主义 | B.启蒙思想 | C.师夷长技 | D.民主科学 |
1949年2月人名解 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胜利的中国人民摆脱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瑷珲条约》 |
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A.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 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当事人的回忆最可能指证的历史是
A.日军攻陷上海 | B.日军实施细菌战 |
C.日军屠城南京 | D.日军占领台儿庄 |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它是
A.上海 | B.北京 | C.重庆 | D.深圳 |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
A.人民生活的盖上 | B.综合国力的提升 |
C.医保制度的建立 | D.就业制度的变化 |
伯利克里说:“在我们这里,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我可以断言,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材料中“我们的城市”是指
A.巴比伦 | B.斯巴达 | C.雅典 | D.罗马 |
针对歪曲中国西藏发展史的言论,一位瑞典学者谈到:“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欧美这些所谓的文明国家,才是对土著文化最凶残的刽子手”。可以直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洲被发现与殖民 | B.马可·波罗旅行 |
C.阿拉伯数字传播 | D.法国大革命 |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 | B.专制主义 | C.理性主义 | D.民主共和 |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二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它被历史学家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该文件是( )
A.《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 |
C.《独立宣言》 | D.《联合国家宣言》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除自身的原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益于
A.适当的经济政策 | B.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
C.美国的大力扶持 | D.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 B.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
C.三次世界格局变化历程 | D.多极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
近年全球谈猪色变,这都是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情惹的祸。各国科学家共同合作,力图通过克隆技术开发预防猪流感的疫苗。这项技术得益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第三次科技革命 | D.马歇尔计划 |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 B.罗斯福新政 |
C.1861年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美国经济着凉,世界跟着感冒”反映的现象是
A.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 | B.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 |
C.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 | D.人类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 |
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A.永济渠 | B.通济渠 | C.邗沟 | D.江南河 |
扬州人民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也有着发展对外友好的高尚情怀。下列人物中,跟扬州颇有渊源的外国人有
①马可•波罗 ②鉴真 ③张若虚 ④崔致远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扬州历史上有“扬州八怪”之说,其中有一位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人称他诗书画“三绝”。他是
A.汪士慎 | B.金农 | C.黄慎 | D.郑板桥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 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材料三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3)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6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嘉兴南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起航,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从此南湖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南湖红船也成了今天中国红色之旅的源头。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惊世伟业,书写了彪炳千秋的辉煌篇章
【独立篇】1.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2.为了民族大义,再次与国民党进行合作,通过什么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放篇】3.面对800万国民党大军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沉着应战,经过三年,终于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富强篇】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牧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感悟篇】5.通过以上历史的回顾,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
材料二: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后,革命家李大钊立即满怀信心地断言:“试看未来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也大声宣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走苏联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个个理想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惜抛洒热血。——张建华:《俄国史·自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两个民族在19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
(2)材料一中“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预言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至1921年,在中国发生了哪些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问题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国间的结盟状况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2个国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四: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什么格局?这两个组织中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哪一个?
(4)“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5)结合中国(或世界)历史上另外的一个例子谈谈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