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通过参观抗震救灾图片展览,使每位同学都明白了真诚的大爱是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最大力量。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针对近期发生的严重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恶性案件和安全事故,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立即开展一次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安全工作的全面排查整治行动。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文名句填空。
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这个小村依山傍水,四周绿树环绕,山峦苍翠,使我们联想到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描绘天晴日丽、红碧交辉的西湖夏景的千古名句是
杜甫《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写出一个写雨的古诗名句(必须含有“雨”字)。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一个性就 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分。
B.“僧敲月下门”句以动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①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⑤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⑥,为民者宣之使言⑦。……”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有删节)
注释:①谤:公开批评指责。②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③目:用眼睛看,表示敢怒不敢言。④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⑤壅(yōng):堵塞。⑥为川者:治水的人。导:疏通、畅通。⑦宣:开导。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臣之妻臣(       )   (2)期年之后  (      )
(3)吾能谤矣(      )   (4)乃王于彘(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甲乙两文都是写大臣的进谏,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又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根据上面两则文言材料,简要概括齐威王和周厉王各自的特点。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纳谏,这种比喻说理方法,情理兼备,非常贴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B.乙文的召公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为民者宣之使言”。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这些比喻自然贴切,使说理形象生动。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者,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D.从思想价值来看,乙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思想,是古时臣子向君主提出的建议,这在今天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想,从上面分析克隆人的理由能否在伦理学上站得住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能够站得住的对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论证:
①克隆人也是人,不能仅当作别人利用的手段或工具,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和公平的对待,不应该受到伤害。
②克隆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由于人体体细胞是否正常难以鉴别,体细胞需要放在培养基中加以培养,而培养基的理化环境可以对体细胞有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预计到会出现相当多的畸形、缺陷甚至怪异的克隆人。他们一旦产生,人们该怎么办?即使正常的克隆人,长大发育成人后,可能不愿意做我们原来要他们做的事,人们该怎么办?
③一个克隆人与供体人并存,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正如美国一家杂志所说,辛普森会说,我前妻及其男友的被杀,不是我干的,是克隆辛普森干的。
④滑坡论证。即使克隆人的一些理由本身可以成立(例如解决不育、防止显性遗传病),一旦迈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后面就很难阻挡。因此,必须在开始就刹车。(节选自《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
文段中说:“克隆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这种后果主要是什么?
“一个克隆人与供体人并存,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你认为“刹车”指的是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绝唱
严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⑧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2009年第4期《青年文摘》)
本文第②至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4分)
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4分)
文章第⑦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的?(4分)
文章第⑨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4分)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春是最富有活力的。活力是什么?活力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有声有色,课间的神采飞扬,操场上的顽强拼搏;活力是不断地进取,活力是和谐温馨,活力是旺盛的生命,活力是年轻的心态,活力是永远的自信,活力是青春的朝气……
请以“青春活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