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拈轻怕重 (zù)立   旁骛   海市蜃楼
B以身徇职  (xiè )渎  宽宥   交头接耳
C黯然失色  卷(zhì)   雄辩   若无其事
D力挽狂斓  (jī)身     褪色   面面相觑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B.有的作品满纸儿童情趣,令人忍俊不禁。
C他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众不同,真是别有用心
D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C.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活板》本文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紧扣“印”字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B、青面兽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智多星吴用在黄泥冈巧设妙计“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用药的过程是: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白胜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 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刘唐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C.第二次打祝家庄是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却中了埋伏,兵败而归。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______________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 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①.⑤④③②      D. ①⑤③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这台望远镜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A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B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成并正式运行。
C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D能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的天文望远镜在丽江开始运行。
请将以上六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边表格里

1
2
3
4
5
6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句中的两个典故,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
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的脍炙人口的完整句子是:                     ,                            
《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① “外公,带你来上海新天地,下次请你喝一杯!”“这是悉尼,自家阳台。这个城市蛮美的,玩一趟很值的,外公!”“同在北京没什么好拍,照一张我们班黑板,还有二十几天高考,希望外公好起来。一起加油!”……86岁的重病老人几乎在世界各大洲都留下了微笑的身影,而这是他孝顺的外孙女凌一凡5月11日晚7点在微博求助后结的善果。短短数日,数万网友亲热地带着“外公”游遍全球,包括南极洲,温暖了老人的生命记忆。
②还有一位被围观的年轻人是美国留学生陆杰森。他在麦当劳门口陪着乞讨老人吃薯条的情形被网友拍下,他在网上瞬间“亮了”。很多人在为这一幕感动的时候,会自问:举手之劳,可我能做得到吗?
③最让人温暖、也最让人痛楚的一幕,发生在佳木斯市。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在大客车撞来时,奋力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轧断了双腿……这一幕在网上被迅速传播,“最美女教师”牵动人心,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留言为张丽莉祈福……
上面这个现象起个名字              ,三个材料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2分,每空一分)
任选一题
①请带外公在网上游你的家乡,写出一段导游词。
②对美国留学生陆杰森说句你的心里话
③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留言为张丽莉祈福,请把你的祈福的话写在下面
选做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怪病 远山
我叫陈东,是我们本地一所大学的老师。
今年夏天,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我的脚底起了一种水泡,黄色的水泡,也不痒,但是钻心地疼。最严重的时候,双脚都不敢着地。没办法,我只好买了一副双拐拄上。我到医院去找我的一位老同学,皮肤科专家郑成。郑成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含糊其词地咕哝了一句,是癣吧。我马上说,这不是癣,癣痒,我这脚一点儿都不痒,就是疼,一个劲儿地疼。郑成说,先开点消炎粉、止痛膏试试吧,不行再来。谁知道,用了郑成开的药,情况更糟,疼不但没有止住,脚底反而溃烂起来。
我知道找郑成解决不了问题,就去看一位老中医。老中医满有把握地说,一水治百病。你这病,啥药也不用凃,你就到浴室去泡澡,一泡包你好。我就按老中医的法子,到浴室里去泡。但是,老中医的法子也不管用,我的脚底照样溃烂,疼得钻心。不仅如此。此后不久,街上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和我一样拄双拐走路的人。不用问,我知道他们得的是和我一样的病,而且还都是我传染给他们的。因为,那天浴室里洗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对此,我只有深表遗憾。
过了几天,我的老同学——皮肤科专家郑成却打电话让我一定去他那里一趟。我一到,郑成就拉我到一架显微镜前。显微镜下,我看到了一群像孑孓一样的小虫子在动来动去的。郑成问我,看到了吗?我说,看到了。郑成说,你看到了什么?我说,我看到了一群像孑孓一样的小虫子在动来动去。郑成激动地说,哥们,那不是孑孓,那就是从你脚底的溃烂物中分离出来的病毒,我已经把这种病毒命名为“陈东病毒”。我一拳朝他胸前捅了过去,骂道,你小子,想让我遗臭万年吗?郑成嘿嘿地笑,说,你可别不知好歹呀,我想让你永垂不朽呢。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都在奋斗,图个啥?不就是想名垂青史么?连我们的老祖宗孔夫子都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呢,你要是真怕出名,就用我的名字命名好了。不过医学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病毒从谁的身上提取出来的,就用谁的名字命名。我要是连这点基本的医学良知都没有,还配当一个医生吗?我说,你既然高兴用我的名字命名,你就用好了,反正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治好这种病,怎么能尽快地解除我的痛苦。郑成耸耸肩膀,然后将双手一摊,说,哥们,对此,我就无能为力了。我说,那你还激动个屁。郑成开心地笑了,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在医学上,能够发现一种病毒,就足以使一个人名垂不朽了。郑成又进一步说,发现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果不其然,不久,报纸上登出了郑成发现“陈东病毒”的消息,并且称,郑成的这一发现,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所确认。该消息还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郑成作为世界顶尖医学奖的候选人推荐上去。电视台的记者也不失时机地采访了郑成。郑成面对记者的镜头侃侃而谈,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简直让人恶心。
郑成出了名。但我们这个城市里像我一样拄着双拐走路的人却越来越多了。不久,我们这里就被宣布为疫区。
就在这时,我舅舅来了。舅舅也是听说我得了一种怪病才来看我的。舅舅进城,先要走几十里的山路,然后再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市里。舅舅到我家的时候,两只解放鞋上沾满了黄泥。一进门就问我得了什么病。我就把我的病情和我的痛苦讲给舅舅听。我一边说,嘴里一边咝咝地吸着凉气,以表达我的疼痛。舅舅听完,哈哈大笑,说,是这呀,好治。说罢,舅舅叫我给他一只碗,两块抹布,舅舅将他解放鞋上沾的黄泥巴刮到碗里和上水,调均匀了将黄泥抹在抹布上,弄得像两张大膏药,然后解下我脚上缠裹的绷带,用抹上黄泥的抹布将我的双脚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我正要对舅舅的行为提出异议,我的两只脚底却感到了一股凉意。与此同时,钻心的疼痛渐渐消失,最后无影无踪。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这种情况的出现太突然了,我不敢相信我的脚已经不疼了。我仍然拄着双拐,用脚轻轻地在地上点了一下。结果,一点也不疼。我又用力地在地上踩了一下,还是不疼。我还是不敢相信,又使劲往地上跺了一下,还是一点也不疼。直到这时,我才“咚”的一下将双拐扔到了地上。与此同时,我的眼泪泉水般地流了出来。舅舅站在一旁,呵呵地笑,说,怎么样陈东,我不骗你吧?李强(舅舅的儿子)就是这样,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学校,脚底板就起泡,流黄水,疼得钻心。放假回到家里,一赤脚下田干活,准好。时间一久,我都有经验了。
这个法子是舅舅发现的。但舅舅是个农民,没文化,自然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于是,我就以我(陈东)的名义,致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我的这一发现。这一次,我也学能了,我绕过了我的老同学皮肤科专家郑成,免得他小子再从中做什么手脚。
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郑成面对记者的镜头侃侃而谈,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简直让人恶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本文在写法上有很多突出的特点,除第一人称写法外,另外找出一点进行阐述。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致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我的这一发现"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不让追名的人得到好处。
B小说的主人公写的是乡下的舅舅,实际是猛烈抨击了当下浮躁的社会里,世人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态。
C小说对败坏的风俗造成人的异化深恶痛绝,在予以深刻揭露的同时,呼唤文明传统的回归,期盼精神家园的重塑。
D这篇小小说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却写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校车优先”,不仅是解决当前校车问题之需,更传递出强化“孩子优先”国家理念的信号。
②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接送幼儿、小学生的应是专用校车,还赋予校车三项优先权:交警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等。
③ 尽管只是征求意见,但条例牵动人心。对孩子来说,这是交通优先的一小步,也是校车安全的一大步。虽然这“优先”,是一次次惨痛的事故倒逼出来的,但终于迎来的实实在在的制度赋权,既是对天堂里孩子们的告慰,也是对更多孩子和家长的宽慰与安全保障。
④而对于转变社会观念来说,条例则跨出了让“孩子优先”的一大步。
⑤我们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17年前,在克拉玛依大火中,就是一句“让领导先走”,令孩子们错过了逃离火场的最佳时机;我们无比心疼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成年人的活动,还在用未成年人作道具:顶着烈日出席企业庆典,穿着单衣雨中夹道欢迎领导视察……虽然是极端少数现象,但也折射出,“孩子优先”的理念并没有成为社会共识,也未获制度上的保障。
⑥因此,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里的那些“优先权”,不仅是一种解决当前校车问题之需,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强化“孩子优先”国家理念的信号。
⑦保护孩子,是一个文明国家的重要事情之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这是法律规范,也是道德准则。而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把保障儿童的优先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⑧当然,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规定、要求,从纲要里、法律上落实到与孩子们相关的方方面面工作中,特别是落实到政府部门的相关制度设计中。
⑨对当前牵动人心的校车安全条例来说,“孩子优先”,体现在赋予校车种种“特权”;而对各级政府机构来说,“孩子优先”,是校舍的“安全防震”,午餐的“免费保障”,是不再让孩子们在透风漏雨的教室里读书,不再让孩子被拐离散、流浪街头,不再让留守儿童缺乏生活保障;对全社会来说,树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坚持“孩子优先”,应该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与责任。
⑩“校车之痛”带来了“校车优先”。希望“孩子优先”不要再用“痛”才能换来。一个坚持“孩子优先”的国家,一个“呵护未来”的社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二段列举“校车三项优先权”有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举三个例子证明全社会正在践行“孩子优先权”。
“对孩子来说,这是交通优先的一小步,也是校车安全的一大步。”这里用了“一小步”和“一大步”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
⑤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宾客大宴                会: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③不能其一处也            名:        
④几欲先                  走:        
宫室器铭人物            为:        
大苏泛赤壁云            盖: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3分,1、2空0.5分3.4空各1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口技》写了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其中第二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是从静态的角度正面描写宾客的神态。
C《口技》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从选段看,雕刻者技艺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本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出了两种时间和两种空间,即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长安 。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选取一个角度赏析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任选一题,写成议论文,写成其他文体视为跑题作文
(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但不要写成其他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
(2)“我读健康书,我快乐”;“我上健康网,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酷爱学习,我快乐”;“我对抗挫折,我快乐”.....。校园中有很多这样的宣传语,请以“我健康,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