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北]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断层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南—北

图中地势最高处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有断层,说明该地区发生过较剧烈的地壳运动
B.图中河流断层处落差大,是筑坝建水电站的理想位置
C.该地区两种沉积层的主要区别是沉积层厚度的不同
D.该地区地表均为沉积层,说明该地区一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四地一年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 ③ ④ ② B.③ ② ① ④
C.④ ③ ① ② D.② ④ ① ③

④ 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当国际标准时间为 10 时 24 分时,① 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42°26′N,156°E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E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的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 题。

图示地区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受

A.海洋、地形的影响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地形的影响 D.太阳辐射、海洋的影响

按一般规律分析,图示区域内气温最低值可能为

A.24℃ B.25℃ C.26℃ D.27℃

图示区域内,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煤炭 B.铁矿石 C.石油 D.有色金属矿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一)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二)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图(一)中 ①、②、③ 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与图(二)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两地经济联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如图所示,从甲地向乙地发生了

A.产业转移 B.资源调配 C.信息传递 D.产业升级

图中 L 产业最有可能是

A.原料导向性工业
B.市场导向性工业
C.技术导向性工业
D.劳动力导向性工业

假如甲、乙均为我国的两地,则

A.甲位于东部沿海、乙位于西部内陆 B.甲位于东部沿海、乙位于中部地区
C.甲位于西部内陆、乙位于东部沿海 D.甲位于中部地区、乙位于西部内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发展规划图,根据辖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甲—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圈、乙—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丙—都市生活圈。据图完成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最便捷的是甲区
B.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乙区
C.河流水质最好的是丙区
D.建港口最好选择 ② 河口

甲区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

A.区内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B.区内旅游开发趋于饱和
C.防止区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D.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沿 18°纬线海陆分布的大致状况:① 处以西、② ③之间和④⑤之间为陆地,其余均为海洋。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三块陆地附近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A.① ③ ⑤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③ D.② ③ ④

与上题三地该气候形成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B.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C.沿岸暖流的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影响

② ⑤ 两地所在国共同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① 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都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
③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大量的铁矿石出口;
④都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畜牧业发达。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06年),读表完成问题。

表中 ① ② ③ ④ 所代表省区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 ① 比 ② 小,说明城镇人口数量 ① 比 ② 少
B.耕地总面积 ① 比 ④ 小,说明适耕地面积 ① 比 ④ 小
C.水资源总量 ② 比 ③ 多,说明年降水量 ② 比 ③ 大
D.木材总蓄积量 ③ 比 ④ 少,说明森林覆盖率 ③ 比 ④ 低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省区的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其西部地区
B.② 省区东部是我国重要的棉产区
C.③ 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可一年三熟
D.④ 省区北部灌溉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该图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今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
如右图
材料三  2011年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展望未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将承接台湾及境外新一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电子术产业基地。
(1)图甲A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定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几年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
(2)读图乙,试分析在B省建设平潭实验区有利的条件。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日益频繁。下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简述甲地人口密度低的自然原因。
(2)说明乙地所在区域降水少而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
(3)评价该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藏自治区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藏自治区旅游开发的条件。
(3)面对“西藏热”,布达拉宫景点却严格限制游客人数。试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第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于9月15日20时生成,16日11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17日18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16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9时前后在台湾花莲附近沿海登陆,20日7时在福建漳浦沿海再次登陆(如图)。据中新社漳州9月21日报道,受强台风“凡亚比”登陆的影响,福建漳州两天来持续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辖区内部分房屋倒塌、水产养殖设施被毁、农作物受淹、基础设施损毁,受灾人口52.3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为什么多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大洋西部洋面上?
(2)结合福建省的自然地理特点,简述由台风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有哪些?
(3)在台风多发季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1、2、3,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15日,由广州市白云区和中科院新疆分院联合举办的“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险之路—罗布泊科学考察”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次科考发现之一:罗布泊是一个浅平凹地,最深处仅 3 米,在1962年完全干涸。
材料二:2010年5月,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依托国家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的广阔市场,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化大都市。
材料三:新疆地区略图。

(1)运用题中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
(2)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喀什地区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3)目前南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也在面临自然水体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或干涸、天然植被和野生动物减少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