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下列关于公元前7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因上,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
②方式上,曾经出现过暴力冲突
③二者的斗争直接促成了梭伦的改革
④梭伦改革一举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梭伦改革措施中,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该材料涉及到商鞅
改革的措施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  ) 
①十二等爵制  ②推行县制  ③户籍什伍制  ④连坐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
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
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 D.用人不当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统治残暴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
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
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外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称为“神学界之王”的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对教权至上论做了系
统的阐述。其核心思想观点是(   )

A.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B.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
C.首倡教皇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 D.天主教是基督耶稣的门徒彼得创立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是
极其深远的。至今仍是世界各国人民力求实现的社会理想,它是(    )

A.以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B.以天赋人权争取民主权利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革命方式建立共和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①得到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认同与发扬
②这一原则在当时具有其阶级性
③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都践行了这一观念
④对于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换
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  )

A.平等的思想 B.天赋人权学说
C.主权在民的学说 D.人类追求幸福的权利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们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
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
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原则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民主运动的推动和传播,民主理论变成法律,是近代民主化的一般历程。
以法律文献形式体现民主思想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

A.认可和保留民主运动成果 B.为实现民主提供法律保障
C.实现民主思想理论制度化 D.完全实现民主理论的设想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
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
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
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阶级的公民中抽
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
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
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
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
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
“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
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仲连:《世界通史》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优待和栽培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取之”,即发现、选拔人才。“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
材料二 陕西宁州通判邓绾曾经“举进士,为礼部第一”,对王安石以及他主持的变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赏识,被提拔进朝廷做官,在京的同乡骂他无耻,他却毫不在乎地说:“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吕惠卿才华横溢,有非凡的政治能力,王安石十分器重他,对他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和他商量,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力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而吕惠卿却落井下石,以达到阻止他复相之目的。王安石还朝后,吕惠卿居然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信呈给了皇上,信中曾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字样,犯了欺君之嫌,于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以上摘编自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据材料一,分析归纳王安石人才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是怎样实践的。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在人才方面的认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
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杀或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三  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经被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四  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中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
根据材料三,《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
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