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复辟/开天辟地间或/间不容发风靡/靡靡之音
B.重围/情深义重配角/崭露头角咀嚼/味同嚼蜡
C.忖度/置之度外劲敌/疾风劲草命脉/含情脉脉
D.标识/博闻强识粮囤/囤积居奇湖泊/淡泊明志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羞赧绊脚石以德报怨磨刀不误砍柴功
B.阑珊名信片名门望族男儿有泪不轻弹
C.盅惑泊来品韬光养晦宰相肚里能撑船
D.辐射白内障好高骛远 拿着鸡毛当令箭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促进其快速发展。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1周年华诞,《楚天都市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B.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推动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既是中日两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盼。
C.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D.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基调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B.近日来,校园电视台、校园小广播共同推出《小细节,大节约》栏目,介绍生活中一系列关于节约的小常识,曝光一些浪费现象,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C.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着,再有几个小时就到码头了,他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喜悦,这时船上的人告诉他刚才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D.这位家长说,过分看重分数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各种频繁的考试之后,学生、家长、老师关注的不是哪些知识还没掌握,而是考试的分数和名次。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海世博会再塑中国形象
许晓青 赵颖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开展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l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是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如今,世界博览会已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在赢得第41届世博会主办权之日起,就已开启了“塑造”中国形象的旅程。
中国走过的“世博之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激情、远见和决心。
中国申博成功,是国家综合外交实力的胜利,世博会的举办过程,同样是国力的体现。如果要问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馆”在哪里,那就是在整个上海,在整个中国;如果要问这座展馆里的“镇馆之宝”是什么,那就是自信、从容、谦恭的中国人民。
源于西方的综合性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必将被置于放大镜下再度细观。
事实上,当中国把世博会“带回家”,也带回了“一面镜子”。“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多元文化、高新科技以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尽收眼底。   
此外,金融海啸后,世界对中国经济在“世博年”的表现颇有期待。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去年5月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世博会将是一次“经济奥运会”。
世博园区或将成为观察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窗口”。美国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世博园区合作建设的企业馆项目正加快进度。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甘文维说:“我们期待‘世博年’的中国机遇。”   
对于上海的普通民众,世博会让他们不必出国就能体验异域风情。而近2 000万上海民众原汁原味的真实生活状态,或许会成为世博会期间吸引外国游客和国际舆论的另一个焦点。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些外国人曾热衷于探寻胡同里依然光着膀子弈棋的老者。如今,境外观察家也未苛责上海民众“穿睡衣上街”的另类习俗,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甚至刊文认为,这反而能使人们看到“多样化”的中国城市生活,而不是“千城一面”。
“我认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是一个好机会,中国与世界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中国家喻户晓的“洋笑星”大山——加拿大人马克·罗斯韦尔,如今已是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展区总代表。大山希望,在世博会期间,把家搬到中西合璧的上海社区,在梧桐掩映的街道漫步。
“我想,在世博会上,能寻找到一种平和、包容的文化态度。”正在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准备候选影片方案的上影集团年轻导演郑大圣说。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已有数十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预订”了“世博之旅”,中国人正准备迎接这规模空前的“巅峰对话”。种种迹象表明,通过世博会,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和气度。
一路见证中国办博历程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我想对全世界人民说,抓住这次机会,感受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   
(选自 2010年3月2日《新华网》,有改动)
下列对“世博会”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博会的最早形式,是古代农耕社会里的人们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所展开的交易活动。
B.公元5世纪前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
C.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展示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是其根本目的。
D.世博会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的讲坛,不仅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而且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

下列对“上海世博会”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上海的普通民众,世博会让他们不想出国体验异域风情。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文认为,上海的另类习俗能使人们看到“多样化”的中国城市生活,而不是“千城一面”。
B.美国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上海世博园区合作建设企业馆,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期待“世博年”的中国机遇。
C.种种迹象表明,世博会的申办成功表明,中国已经完成了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和气度的任务。
D.一路见证中国办博历程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全世界人民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与世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好机会。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近两千万上海民众原汁原味的真实生活状态,会成为世博会期间吸引外国游客和国际舆论的另一个焦点。
B.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些外国人曾热衷于探寻胡同里依然光着膀子弈棋的老者。如今,境外观察家看好上海民众“穿睡衣上街”的另类习俗。
C.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博会是源于西方的综合性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对“塑造”中国形象是一次好机会。
D.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已有数十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预订”了“世博之旅”,中国人正准备迎接这规模空前的“巅峰对话”。

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主办,你如何理解“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 句 容 叟  袁 枚
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茹:吃。
B.二人者秉烛继之秉:持。
C.石乳雨下,讫不得住讫:竞,终。
D.(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卒:死亡。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说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本文中的句容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正在古寺中训导几个年轻的僧人,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他是“累于道者也”,文意顿显跌宕,勾起下面一段对老翁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对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一段经历的描述,起伏曲折,令人回味。起先是年轻人的血性壮勇,接着是遇险而不顾,有了“苦畏”心理仍然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来“闻钟磐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充满失望和后悔地出得洞来。这一段经历没有幸运只有辛酸。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3分)
译文: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3分)
译文: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4分)
译文: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
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由金而入元的诗人,金亡五年以后才出来做官。
曲尾道出“司马泪痕多”,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慨叹“江州司马青衫湿”。请简要分析二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曲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全曲分析它的作用。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6分﹚
(1)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③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            ,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2) 著名作家            创作了一部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陈奂生上城》。 
(3)         ﹙流派﹚代表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2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3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4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5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开头一段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浓郁的民情风俗图。有色彩,有巧手,有人情,有亲情。有童趣,文笔凝重却又如数家珍,勾起人们对端午的美好回忆,让文章充溢文化之美。
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句中“莫名其妙”“道道”和句尾的问号,生动地写出了端午儿童对道符不懂中有好奇、好奇中有怀疑的细腻而又微妙心理。
C.“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情感似嗔实喜,手法属先抑后扬。
D.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童真和童趣让家乡的鸭蛋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挥了最极致的价值。

本文语句和用词淡而有味。试分别从用语和炼字的角度对下列语句加以品析。
⑴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⑵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第四自然段涉及正题——端午鸭蛋时,却先写了“鸭蛋络子”。 联系全文想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津津乐道于小小的“咸鸭蛋”是有其主题因素考虑的,请陈述你对此的理解和由此文而生发的人生启示。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对月赏梅。小妹轻吟一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黄二人细细咂摸,顿时为之绝倒。请用简练的语言描摹该联的意境。不超过50字。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品读《诉肺腑》中节摘段落,根据所学知识补写出其余两处的分析内容。每空不超过20个字
(黛玉)不想刚进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之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黛玉所喜的是:⑴                                                              
黛玉所惊的是:这样贴己的话儿他一点也不避嫌。
黛玉所悲的是:⑵                                                             
黛玉所叹的是:既是知己,就不论金玉良缘;若论良缘,也是你我之间,何来宝钗?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观察下列一幅漫画,回答如下问题。

为这幅漫画配上一句话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使用一种修辞,语句要有感染力。不超过50个字。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觉得,今年和去年没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没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痕迹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地,浅浅地,浓浓的,淡淡的,就这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处,文体不限。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