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1-2012年湖北宜昌金东方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A.氨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 B.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
C.0.1mol/L氯化铵溶液pH约为5 | D.0.1 mol·L-1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
D.用C(s)和CO(g)的燃烧热数据,可以计算化学反应C(s)+1/2O2(g)=CO(g)的焓变 |
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CH2=CH-CH=CH2 1,3-二丁烯 B.CH3CH2CH(OH)CH3 3-丁醇
C 甲基苯酚 D. 2-甲基丁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3H6与C4H10互为同系物 |
B.含有羟基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醇类 |
C.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D.、和均属于芳香烃 |
下列表示化学过程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SO32-+2 H2OH2SO3 +2 OH- |
B.氯化银投入水中后建立平衡:AgCl (s) Ag+ (aq) + Cl-(aq) |
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
D.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38.6 kJ·mol-1 |
向50 mL 0.018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已知:Ksp(AgCl)=1.8×10-10 mol2·L-2,则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c(Ag+)与pH分别为
A.1.8×10-7 mol/L,2 | B.1×10-7 mol/L,2 | C.1.8×10-7 mol/L,3 | D.1×10-7 mol/L,3 |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COCl2(g) 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④⑥ | B.①②④ | C.②③⑥ | D.③⑤⑥ |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碳原子数为5个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5种 |
对有机物分子CH3-CH2-OH的下列推断结论不正确的是
A.作质谱分析,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为46 |
B.作红外光谱分析,谱图上有C-H、C-O和O-H键的吸收峰 |
C.作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在谱图中出现3个吸收峰,其强度比为3∶2∶1 |
D.向CH3-CH2-OH中加入金属钠,有H2放出,证明该有机物显酸性 |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
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Ni(OH)2+MNiOOH+M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2O+e-===MH+OH- |
C.放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D.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氧化 |
某含碳、氢、氧的有机物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已知A、C、D、E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A的同分异构体是
A.甲酸甲酯 B.甲酸乙酯 C.乙酸 D.乙酸甲酯
在0.1mol·L-1 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 B.c(HCO3-)>c(H2CO3) |
C.c(Na+)<[c(CO32-)+c(HCO3-)] | D.c(OH-)=c(H+)+c(HCO3-)+c(H2CO3)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水解反应 ⑥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⑦与稀盐酸的反应
A.②③④ | B.①④⑥ | C.⑦ | D.③⑤⑦ |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X和3 mo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到达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为a%,然后再向容器中通入2 mol Z,保持在恒温恒压下反应,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为b%。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 B.a>b | C.a<b | D.不能确定 |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实验室制备乙烯气体:
⑵.乙醛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加热反应
⑶.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A(g)+B(g) C(g)+D(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 v正(B)=v逆(D); d. c(A)=c(C)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A)·c(B)=c(C)·c(D),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9分)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 mL pH=5的CuSO4溶液(25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g。
(9分)有机物A是烃,有机物B易溶于水,且1 mol B能跟足量的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 11.2 L,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已知A通过如下转化关系可制得化学式为C4H8O2的酯E,且当D→E时,式量增加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
(2)B的密度比水________,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
(5)4.4 g C物质完全燃烧消耗 mol氧气。
(6)若D→E时,式量增加m,则B的式量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 。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5)下列实验操作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10分)有A、B、C、D四种离子化合物,组成它们的离子分别为:
阳离子:Na+、Al3+、NH4+; 阴离子:OH-、NO3-、CO32-、HSO4-
为鉴别四种化合物,某学生分别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1) Y、Z的化学式分别为:Y ;Z
(2)写出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加热条件下,C与过量B反应:
②D溶液显弱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