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练习卷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阻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光敏电阻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因为( )
A.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发生变化 |
B.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体积也发生变化 |
C.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长度也发生变化 |
D.光照照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横截面积也发生变化 |
如图10所示是观察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设水对电阻阻值的影响不计)( )
图10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不明显 |
如图11所示,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
图11
A.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B.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
C.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D.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
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12所示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C为电容器.当环境温度降低时( )
图12
A.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增大 |
B.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
C.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
D.R1消耗的功率增大 |
如图1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
图13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多用电表研究热敏特性实验中,安装好如图14所示装置,向杯内加入冷水,温度计的示数为20 ℃,多用电表选择适当的倍率,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1,然后向杯内加入热水,温度计的示数为60 ℃,发现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4
A.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大量程测量 |
B.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小量程测量 |
C.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大的挡 |
D.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小的挡 |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15所示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5
A.甲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小,可判断出h变小 |
B.乙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大,可判断出θ变大 |
C.丙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x变小 |
D.丁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变大 |
如图16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平行板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对膜片开始施加压力使膜片电极从图中的虚线推到图中实线位置并保持固定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
图16
A.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
B.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
C.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
D.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声强等)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17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中a、b构成一个电容器,b是固定不动的金属板,a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若声源S发出频率恒定的声波使a振动,则a在振动过程中( )
图17
A.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
B.a、b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
C.电路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
D.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器的电容量最大 |
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 | B.改变温度 |
C.改变磁场 | D.改变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