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2光的粒子性练习卷
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
光电效应的规律中,经典波动理论不能解释的有 ( )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D.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
A.入射光太弱 |
B.入射光波长太长 |
C.光照时间短 |
D.电源正负极接反 |
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Ek—v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两者的图象分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个Ek—v图上,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
用绿光照射金属钾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在下列情况下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 )
A.用红光照射金属钾,而且不断增加光的强度 |
B.用较弱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钾 |
C.用黄光照射金属钾,且照射时间很长 |
D.只要入射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就可发生光电效应 |
在做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时,,把某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和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器的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灯中的 ( )
A.可见光成分 | B.红外线成分 | C.无线电波成分 | D.紫外线成分 |
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现用波长为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x10—34j·s,光速c=3.0x108m/s) (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eV,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要使铯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0eV,则入射光的波长应为 m。
已知某金属表面接受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30eV和10eV,求能使此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极限波长为多少?
如图所示,阴极K用极限波长λ。=0.66 μm的金属铯制成的,用波长λ=0.50μm的绿光照射阴极K,调整两个极板电压,当A板电压比阴极高出2.5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0.64μA,求:
(1)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
(2)如果把照射阴极绿光的光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的最大初动能。
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
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 |
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
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 |
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
A.a光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
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
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 eV,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m/s,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
(电子质量m。=9.11 x10—31kg,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s,1 eV=1.60x10—1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