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兴化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日本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经过chén diàn和思考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深深契合,中华民族的níng jù力再一次得到了全方位展现。
|
|
|
|
|
|
|
|
|
|
|
|
|
|
|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 |
B.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至少看到三、四次。 |
C.《繁星》选自《巴金选集》第八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D.“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
B.伴随英国经济衰退,政府在吃紧的财政面前也更加“锱铢必较”,对于任何“花不到刀刃”上的钱都感到恼火。 |
C.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威严的法律下,李某走投无路,只得向警方自首。 |
D.昨天晚上,看新闻,我道听途说来一个消息,说是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8分)
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成功的花》)
杜牧《赤壁》中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最近,我们阅读了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后面三小题。
【材料一】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
【材料二】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2分)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作为班级安全检查员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4分)
阅读明·袁凯《客中夜坐》一诗,完成题目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①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注】①故园:故乡,家乡。
诗人因看到“落叶萧萧江水长”之景而生哀思,更因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而添悲愁。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雁”常是古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之一,请你再写出含有“雁”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2分)
阅读《三人成虎》一文,完成题目。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庞恭从邯郸反( ) ④后太子罢质( )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市 之 无 虎 也 明 矣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节选),完成题目。
①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②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一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选段中,哪两个语句最能体现田晓菲对北大的评价?
第①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选文中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从选文看,“北大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阅读《海光》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海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
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夭夭。
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⑥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
选文②③两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哪两种方式? (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从海洋生物发光获得启示。其实大自然给人们的启示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2分)
阅读孙道荣的《信赖》,完成文后题目。
黄昏,几个男孩子,在小区的草地上玩耍,不时听到他们快乐的叫声。
一个胖胖的男孩,拘谨地站在一边。他们不带他玩,因为他是“傻子”。有时候,他们的球踢到路那头了,他们就喊他:“傻子,帮我们去把球拣回来。”他就像得到命令的士兵一样,乐呵呵地跑去拣球。球拣回来后,他们继续玩,他则张着嘴巴,站在一边有滋有味地观看。偶尔帮他们拣下球,或者帮他们递下饮料。他很乐意做这一切。
男孩子们玩倦了。有个男孩提议,玩背摔吧。就是一个男孩往后摔下去,另外几个男孩用手臂搭成梯接住。大家轮流来做,比比谁最勇敢。
提议的男孩先做。男孩站在一个小土坡上,闭上眼,身体笔直地向后倒去。在即将完全倒下的时候,另外几个男孩的手臂,牢牢地将他接住了。
大家齐声喊好。“傻子”羡慕地看着他们,兴奋地哇哇直叫。
又一个男孩站了上去,在往后倒之前,不放心地回头对伙伴说,你们千万接住哦,别丢手啊!众人答应。男孩犹豫着,慢慢倒了下去。
又是一阵掌声。“傻子”崇拜地看着他们,拼命地拍手。
男孩们一个接一个站在土坡上,勇敢地往后摔倒。在即将倒地的瞬间,被伙伴们牢牢地安全地接住。
有个男孩忽然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傻子”,然后,和其他几个孩子嘀咕了几句什么。男孩们向“傻子”招手,示意他过去,问他,你愿意来做一次吗?
“傻子”不相信地张大了嘴巴,激动得连连点头。
“傻子”学着他们的样子,站在了土坡上。然后,A.在众人“一二三”的呼喊声中,毫不犹豫地向后倒去。
站在他身后的男孩子们,突然抽回手,一哄而散。“傻子”胖胖的身躯,重重地摔在了草地上。
片刻的沉静。“傻子”哇哇哭了起来。
从附近的居民楼上,飞快地跑下一个中年男人。他是“傻子”的爸爸。刚才,他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目睹了这一切。
男孩子们吓得四处逃散。
都是一个小区的孩子,“傻子”的爸爸认识他们。
晚上,“傻子”的爸爸一家一家去敲门。男孩子们看到“傻子”的爸爸找上门来,都吓得躲进房间,不敢出来。他们想,完了,“傻子”的爸爸一定是来找家长告状的。
“傻子”的爸爸一遍遍地向男孩的家长说明事情的经过,家长们听了之后,一边向“傻子”的爸爸道歉,一边就要将孩子揪出来揍一顿。“傻子”的爸爸阻止了他们。他对他们说,自己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请你们的孩子明天黄昏再到草地上,和自己的孩子玩一次背摔游戏。家长和孩子们都答应了“傻子”的爸爸。
第二天黄昏,几个男孩子又聚集到小区的草地上。“傻子”和他的爸爸,也过来了。看到男孩子们,“傻子”往爸爸的身后缩了缩。
男孩子们继续玩背摔游戏。最后一个,轮到了“傻子”。
“傻子”躲在爸爸的身后。爸爸蹲下来,和他交流。男孩子们也鼓励他再玩一次,并承诺绝不逃开,绝不松手。
B.“傻子”迟疑地站在了土坡上。“一二三”,在爸爸和众人的鼓励声中,“傻子”闭上眼睛,慢慢地向后倒去。
众人的手,稳稳地接住了“傻子”。在众人的臂弯中,“傻子”哈哈大笑。
“傻子”的爸爸搂着儿子的头,激动地对男孩子们说,谢谢,谢谢你们还给他信赖。
围绕着“背摔”游戏,“傻子”对男孩子们的感情发生着变化,请用简明语言概括出来,
完成下表。
事件 |
旁观游戏 |
受邀参与 |
遭到捉弄 |
重玩游戏 |
感情 |
|
惊喜、信赖 |
|
|
善于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请找出文中至少三组对比。
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的A、B两个句子。
作者通过这篇小说要告诉读者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