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2-201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马庄回中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今年的“五.一”长假期间,小明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 | B.贵州省 |
C.浙江省 | D.陕西省 |
如图,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下列哪一远古人类?
A.北京人 |
B.元谋人 |
C.大汶口人 |
D.山顶洞人 |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 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
废除禅让制,开创世袭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人物是
A.舜 | B.尧 | C.禹 | D.启 |
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在我国已经齐备的时期是
A.夏朝 | B.商朝 | C.夏商 | D.商周 |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反叛 |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
C.国人暴动 | D.少数民族入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方的大国
④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我们现在的泰安在战国时期应该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管辖范围之内?
A.秦国 | B.燕国 | C.楚国 | D.齐国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 交纳贡品 ② 交纳田租 ③ 派兵作战 ④ 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 B.② | C.②③ | D.①③④ |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
B.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
C.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 |
D.商鞅变法的推动 |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①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 掌握了人工取火
③ 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 美
④ 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 B.火的使用 |
C.建造房屋 | D.使用陶器 |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
他既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又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这位历史人物是
A.黄帝 | B.炎帝 | C.尧 | D.禹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是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 | B.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 |
C.炎帝和黄帝时期 | D.尧舜禹时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
B.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
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结果是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
D.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 |
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 B.郡县制 | C.分封制 | D.世袭制 |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 B.河姆渡原始居民 |
C.半坡原始居民 | D.大汶口原始居民 |
下列哪一次战役结束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A.牧野之战 | B.城濮之战 | C.马陵之战 | D.长平之战 |
下列描写公元前356年生活在咸阳的李某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的赏赐 |
B.他辛勤耕种土地,几年后,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
C.他用卖粮食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为小地主 |
D.后来他卖掉了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原始瓷器的烧制开始于我国
A.河姆渡居民时期 | B.夏朝 | C.商朝 | D.西周 |
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记载 | B.西周分封制 |
C.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 D.秦朝郡县制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明 |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
A.推行县制 | B.统一度量衡 | C.奖励军功 | D.奖励生产 |
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等级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迄今为止发现的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 B.四羊方尊 |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 D.编钟 |
晋文公和其他霸主一样,为了称霸,对发展本国实力很重视。他们的共同做法有
①训练军队 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 ④卧薪尝胆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小刚是红星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他准备在下周的兴趣小组活动时演出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请你帮他判断一下,下列哪一故事情节是不应该出现的
A.使用打制石器 | B.种植水稻 |
C.饲养家畜 | D.挖掘水井 |
当今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录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是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传子 | B.兄传弟 | C.母传女 | D.大家推选 |
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B.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
C.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角逐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D.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阻碍历史发展 |
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 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长平之战 ② 城濮之战 ③ 桂陵之战 ④ 马陵之战 ⑤ 田氏代齐
A.①②③④⑤ | B.④③②⑤① | C.②⑤③④① | D.⑤③④①② |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青铜农具 ②石斧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②③① |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成就有
① 种植粟 ② 能制造陶器 ③ 种植水稻 ④ 挖掘水井 ⑤ 发明瓷器
A.①②③4 | B.②③4 | C.①③ | D.①③⑤ |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 )
约公元前2070年,完成了从部落联盟首领向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转变的统治者是禹。( )
商汤在建国初期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做大臣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成就了霸业。
在火的使用上,山顶洞人已懂得___________。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__________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水利工程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______工程。
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最迟__________已使用牛耕。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__________时期,是以________方式确立了封建制度。
如图,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图二分别是哪一居民居住的房屋?房屋名称分别叫什么?
(2)这两种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各有何作用?
(3)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如图,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分)
(2) 自上而下各阶层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 (3分)
(3) 这一制度的实行起了怎样的作用? (2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赏给爵位或官职。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材料一的意思是什么? 你怎么看?
(2)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 (1分)
(3) 依据材料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内容。 ( 3分)
(4)你认为商君变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分)
(5)对今天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