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3届浙江杭州萧山市高桥初中初三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倒坍(tān )濒临( pín )阔绰(chuò)恪尽职守( gè ) |
B.炽热(chì)粗犷(guǎng)广袤无垠(mào)气吞斗牛(dǒu) |
C.馈赠(kuì)伧俗(cāng )涟漪(qí) 强聒不舍(kuò) |
D.睿智(ruì)朔方(shuò )庇护( pì )相形见绌(chù) |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枯躁戒骄戒燥振奋震耳欲聋 |
B.焕发变幻莫测迫不急待融汇贯通 |
C.渊源世外桃园松弛驰名中外 |
D.遐迩目不暇接勉励变本加厉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 世界各国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
②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 ,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
③奥运会是国际普遍 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
A.收集底蕴关心 | B.搜集底蕴关注 |
C.搜集品位关注 | D.收集品位关心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别出心裁,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
D.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经到叶坪参观。这是一个乡村, 。这些古木合抱不交的大樟树, 。这里有当年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遗址, 。和我们在瑞金寓居的高大华丽而卫生设备齐全的洋楼比较起来,相差总有两个世纪。
① 青山环绕,古木参天
② 古木参天,青山环绕
③ 根枝盘曲,形似虬龙
④ 形似虬龙,根枝盘曲
⑤ 都是些旧式老屋,土墙板壁,泥地纸窗
⑥ 土墙板壁,泥地纸窗,都是些旧式老屋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雨剪春韭” 。这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
B.近年来,,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
C.我国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两万元,除去人员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什么可省? |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 。
,谈笑无还期。
夜阑卧听风吹雨,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文学常识填空
《马说》的作者唐代是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 。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学生学习成绩好,不仅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还有待情商的发展。②实践证明,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掘,更依赖于先进教育思想的启迪、优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优秀教师人格的影响。③因此,学校要创设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应重视软件——教育思想、校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语境,仿写两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生命应该充满快乐,充满希望,充满爱。如果生命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 ; , 。
月 光 饼
琦 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写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嫦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下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得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的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有犹新?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他仍觉得台湾的各种月饼“做得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世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生物学世纪将在三个领域中到来:医学、环境整治和农业。
以清除污染为例,新的研究表明,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曾反复地从微生物中增加或减少基因簇,就像调试计算机增加或减少程序一样。既然自然界能这样做,今天的操纵者也行。于是一个名为“基因组工程”的新领域诞生了。基因研究所目前在测序的一种细菌可以耐受超量辐射。如果插入了它的铀代谢途径的基因簇,科学家也就研制成可以清除高辐射废物的细胞。
一些乐观的科学家期望着由全能生物导致的绿色高效经济的诞生。这些生物可以做从清理垃圾到用无机物制造甲烷的所有事情,从而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紧迫的污染问题。
事实上这种尝试已经开始。几年前,美国卡纳基研究所的生物学家曾把生产塑料的基因转入拟南芥中,使其成了一个生物塑料工厂。现在,美国科学家使这个概念成了商业现实。科学家预言,到了2003年,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大规模种植这种植物。
一些科学家相信,生物学的世纪也会导致电子学的新纪元。在基因的双螺旋中蕴含的信息百万倍于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把它作为计算的基础很吸引人的。在一次DNA计算会议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博涅赫认为,虽然用DNA进行一次计算要花一个小时,而用硅片只要几分之一秒,但硅片一次只能做一件工作,而一台DNA计算机理论上可同时进行十亿亿个工作。当然,要向硅片挑战,DNA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已经飞速走向生物技术的世纪了,连科学家们也不知前景会怎样。有些学者甚至怀疑人是否具有足够的智慧来了解自身的80000个基因是如何共同作用产生了一个可以注视自己过去与未来的生命的。但是,大家已经认识到,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当我们进入下一个千年时,生物技术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篇章。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给“全能生物”下一个定义。
“美国科学家使这个概念成了商业现实”中的“这个概念”具体指什么?
文中认为“生物学的世纪也会导致电子学的新纪元”,其根据是什么?
本文的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在文中起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②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③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④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
【注释】①刘蓉,清代文学家。②养晦堂:刘蓉书斋名。③浸淫:渐渐扩展。④窒:阻碍。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辄起绕室以旋(来回踱步) | B.每履之,足苦踬焉(绊倒、跌倒) |
C.父来室中,顾而笑曰(回头看) | D.足之履平地(鞋子)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一室之不治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B.俯视地坦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C.俯而读乃记之而去 |
D.何以天下家国为属予作文以记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②习之中人甚矣哉!
作者通过自己读书时经历的这件小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目。(5分)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①,
千门万户曈曈②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①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用屠苏草泡制的酒,②曈曈:光辉灿烂。
一、二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哪些活动来表现元日热闹欢快的景象?(2分)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位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一无所成。一次,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就向高僧提出了学习移山之术的请求。高僧说:“好吧,请随我来。”接着.高僧就带着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年轻人若有所悟。生活中,你也有过类似的见闻、体验或感受吗?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述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中不要出现你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