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3辛亥革命练习卷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歌》,歌词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从歌词含义,并结合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国家史实,可知在亚洲中国最早
A.走上宪政之路 | B.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
C.全面接受西方文化 |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到来之际,著名学者杨天树在《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选举了临时大总统和参议院 |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世界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志士。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A.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的具有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 |
B.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通过武装起义开启了反清的新时代 |
C.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革命的力量 | B.革命的指导思想 | C.革命的目标 | D.革命的手段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弧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 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
20世纪初,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某班同学就东京成为重要阵地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提出了以下意见,较为恰当的是
A.东京是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地 |
B.当时日本明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
C.中国和日本相似的国情使许多日本人支持中国革命 |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孙中山当时在日本东京 |
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张扬民主意识 | B.实现民族独立 |
C.结束专制独裁 | D.确立民主宪政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足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
A.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失败 | B.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
C.资产阶级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 | 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解放战争 |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学者佩弗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仿制品”主要体现于
A.湖北军政府 | B.1912年1月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袁世凯北京政府 |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满清政府 | B.封建制度 | C.西方列强 | D.北洋政府 |
下图是民国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政府”是指南京临时政府 | B.“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凯 |
C.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 | D.褒扬了袁世凯为革命所做的贡献 |
2010年9月29日,“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拉开序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 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1911年爆发的武昌革命,结束了2000年帝制,开启民 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 )
①整体史观 ②近代化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民族史观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贼情汇纂》
材料二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据材料概括其要点。
(2)从材料二本身的选取角度来看,你认为是否相对客观?简要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
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材料三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从扬州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孙笑着起立和他握手。老先生却放下手杖,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3)指出材料三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