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巴陵①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②。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①巴陵:岳阳古称巴陵。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1)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
答:
(2)请赏析本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沽酒(gū)框架(kuàng)潜水艇(qiǎn)气息奄奄(yǎn) |
B.绊倒(pàn)下乘(chéng)蚂蚱头(mǎ)逸兴遄飞(chuán) |
C.秩序(zhì)切削(xiāo)哈巴狗(hǎ)强词夺理(qiǎng) |
D.憎恶(zēng)拱券(quàn)脊梁骨(jí)如翚斯飞(huī)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弊羡妒轻鸢剪掠合盘托出 |
B.因缘叫嚣仗义执言耳根清净 |
C.玩索坍缩逍遥林下高朋满坐 |
D.洗练颦蹙叨赔鲤对细水常流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虽然母校的建筑不是那么的富丽堂皇,但是她的环境和空气质量,绝对是一流的,真的是个学习和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
B.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匪夷所思地成了大诗人、大艺术鉴赏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大”者大跌眼镜。 |
C.药品说明书中的“儿童酌减”字样,看似一种善意的消费提示,实则似是而非,减到多少才合适大多没有明确说明,的确让人难以操作。 |
D.如果您有广告行业的从业经验,有行云流水的文笔,有才思泉涌的脑袋,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经常落笔于各大论坛,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制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
B.实在,我们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
C.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满足测绘、渔业、交通运输、气象、电信、水利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 |
D.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红楼梦》里有“大字报”,就是揭发贾芸的那些所谓“昭揭”。《红楼梦》里还有生日派对,“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个party就开得非常好。 |
B.出版物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多一少”,即平庸者多,创新者少;拼拼凑凑者多,自成体系者少;粗制滥造者多,精编精选者少。 |
C.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
D.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公示期间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等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他们认为,调整44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据,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据”,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
在笔者看来,上述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以及专家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恰恰表明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因为汉字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目前规范汉字这一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专家们一直声称,规范汉字,调整字形,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但是,如果汉字已经变形,那么,所有印刷品、出版物,都得修改,有人算了一笔“规范”成本账:44个字“整形”后,字典、课本、招牌……都要重新修改,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成本,谁来承担?无论是政府出钱(涉及城市的道路、标牌),企业出资(本身的形象识别系统、广告宣传,比如某个琴行、某个亲水花园),还是老百姓埋单(字典、教材等),都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怎么说没有影响呢?
其实,比规范汉字更严重的问题是,规范汉字没有得到规范使用。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对此,谁来进行规范?比如,随意增减笔画, “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再比如,广告中的滥用谐音,几成文字污染,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这些问题早已被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可这些广告语至今仍随处可见。这44个汉字整形之后,如果教材不改、门牌不改、学生作业不改,那么,规范字的不规范使用问题,不就更严重了?
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可能是合理的;可是,规范汉字的规范使用,必然有“推广”与“规范”成本,在进行变形决策时,这是比“整形”更重要的事,如果要花上百亿元去为44个汉字的美容付出代价,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只有慎重地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笔者所担心的是,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而不久之后,面对严重的使用不规范,再进行新的“整回原形”,会让汉字美容最终成了汉字毁容。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专家该如何做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不要想当然。 |
B.要充分考虑规范汉字的“推广”难度与“规范”成本。 |
C.要全面分析、评估调整汉字字形的必要性、可行性。 |
D.应顾及各方利益,不要借规范汉字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 |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不应贸然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的深层原因的一项是
A.调整汉字字形的花费可能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代价太高。 |
B.新浪网的网上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网友对字形调整持反对意见。 |
C.贸然对汉字“整形”,将加剧汉字使用的不规范。 |
D.调整字形,将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单从“字理”上说,对一些汉字进行变形,是合理的。 |
B.字形的调整,关乎的不仅仅是汉字本身的“美观”、符合“字理”,更涉及各方利益。 |
C.只有先规范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才能使汉字的规范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
D.对于已经“定形”的汉字,乱用、乱写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些问题比规范汉字更严重。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①,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①脩絜:xiū jié,高尚纯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矫制之罪矫制:假托皇帝的命令 |
B.臣谨以便宜便宜:有利的时机 |
C.弘大体,不拘文法文法:法令条文 |
D.汲黯之戆也戆:刚直,愚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变色而罢朝②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
B.①列于九卿②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
C.①士亦以此不附焉②以庄见惮 |
D.①甚矣,汲黯之戆也②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汲黯忠直敢谏的一组是
①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②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③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④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⑤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⑥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景帝时,汲黯靠父亲的关系而当上太子洗马,因为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
B.汲黯在任东海郡太守时,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把东海治理得很好,作者认为他是称职的。 |
C.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三人都是当时敢于直谏的官员,汲黯与他们十分友好。 |
D.汲黯前来启奏政事,皇上因没戴帽子便躲到帐内,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译文:
(2)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译文:
(3)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译文:
默写填空
(1)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谈到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联想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沧海月明珠有泪), ① ” (李商隐《锦瑟》);“(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 ”(王勃《滕王阁序》);“(试问闲愁都几许)? ③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等种种境界。
(2) ④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围城》里主人公依次是 ⑤ 、翠翠、 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
⑴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本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的心疼。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这本书将不再完美。
⑵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⑶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⑷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⑸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释,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⑹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⑺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的令人心动。而且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涅盘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⑻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⑼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宁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冈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卸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印信贴上,一步步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一声:“好!”
⑽还有爱情,自古以来就令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你,注定跟我走。”我读书时曾结识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学习了四年中国历史,又到中国研究古典文学,能写精美的绝句,曾令我惊叹不已。多年以后,我看电视,才知道她嫁给了大学的一位锅炉工。记者问她为什么嫁给一位中国的锅炉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没有为什么,“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屏幕上她为专心读书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万分感慨。想起征婚广告中那么多比工程设计还要精确的择偶要求,我真的怀疑这样是否可以寻到真正的爱情。
⑾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褪色……
(选自《读者》2007年11期)
1.文章开头说:“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那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表明生命需要注释?
答:
2.结合文中的语境,说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
答:
(2)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答:
3.文章列举了迦叶尊者、俞伯牙、管宁、武松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答:
4.对作者“生命不需注释”的观点,你如何看?请写一段话,谈谈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答:
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格式和内容,再续写一组句子。
例句: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
答:
下面这些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的名字都取自我国的古诗文,请根据下列人物的名字写出诗文句子(任选两个作答)
(1)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 诗文:
(2)清代的奚疑,字子复 诗文:
(3)现代诗人郑愁予 诗文:
(4)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 诗文:
翻译。(任选两题作答)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译为现代汉语:
(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译为现代汉语:
(3)Love me,love my dog. 译成汉语成语:
(4)As you sow,you will reap.译为汉语成语: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史蒂芬·霍金是一位被誉为自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但当他过完21岁生日之后,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使他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语音失常不能与人直接交流,但残疾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富兰克林·罗斯福以他的雄才大略驱走了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阴影,征服了全体美国人的心,最终连任四届美国总统,成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海伦·凯勒以她超常的意志战胜了盲、聋的残疾,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女性社会活动家。他们都以自己超人的意志战胜了厄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请以“当厄运突然降临的时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