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卷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

A.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的
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的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暂时性的方针
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剧照是出自这一时期的一部名作,这部名作是(  )

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B.《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C.《满城尽带黄金甲》 D.《茶馆》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即使在贯彻“双百”方针的情况下,下列现象也不可能允许发生的是(  )

A.批判斯大林的错误
B.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C.宣传信仰基督教
D.宣传唯心主义观点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你应如何回答(  )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使文艺界出现八大“样板戏”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革”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看待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对文艺的批判,严重影响科技的发展。党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科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B.科学、文艺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C.科学、文艺和继承传统的关系
D.科学、文艺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说:“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这段话的背景是(  )
①“文革”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②党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③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战国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判断这部电影最早发行的时期是(  )

A.建国初
B.20世纪7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1世纪初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重新焕发出生机,具体表现在(  )
①清算了极“左”思潮
②明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③学术讨论空前热烈
④文学创作欣欣向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知识阶层是最具有现实感的群体。每当面临激烈社会变迁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社会变革中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顾炎武强调为学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秉承“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古训,认为对社会历史(“文”)的探讨和操守气节(“耻”)的砥砺,同样重要;还提倡“利国富民”,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是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1)明清之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知识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抨击。概述其主要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中国长期形成的重农抑商、崇士轻商的思想观念在近代遭到全面的挑战,逐渐从主流意识滑落到非主流意识的地位,明清时期尚属微弱的重商议论终于汇合成一股汹涌的重商思潮,并逐渐跃升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放一段异彩。
——马敏《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个侧面——商战》
(2)传统知识分子主张重义轻利,而洋务知识分子主张“商战”,状元张謇弃官从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在新形势下,“双百”方针得到更加自觉、坚定的贯彻,重新焕发了它的勃勃生机。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这是结合新时期的历史特点对“双百”方针所作的深刻阐述。
(3)“文革”后,知识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景象,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4)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基本看法。(5分)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创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二 1957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的见解错误地遭到批判。
材料三 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文革中曾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吴祖光与新凤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
(3)从“双百”方针的贯彻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8分)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