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题。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最有可能为

A.558米 B.876米 C.1037米 D.1203米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 B.I山山顶、②镇 C.④镇、II山山顶 D.甲村、I山山顶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省台东市以东约33千米处的绿岛,是台湾东部的海上乐园。右图为绿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岛上夏季水量最大河流的流向为

A.西北流向东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东北流向西南

关于该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岛面积约为20k㎡
B.M地点最适合夏至日观测海上日出
C.东南部地势平坦降水少,适宜晒盐
D.7月份时该岛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相同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题。

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造成①地日照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如果6月22日在①②两地同时看到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00 B.16:30 C.19:30 D.21:00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图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题。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光照

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海口一年中没有冬季,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题。

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d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题。

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河流流速不同,其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根据该关系图,判断河流能够搬运砾石的流速至少是

A.50cm/s B.2500cm/s
C.300cm/s D.400cm/s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回答题。
造成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B.地处印度洋可反对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题。

本次直播选在10:00—14:00之进行,原因是(    )

A.收视率最高 B.水温高 C.光线好 D.风速小

国际考古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 ②水底水温低于0º  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 ④风力搬运作用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题。

据图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A.径流增加,洱海水位上涨
B.火山口积水
C.地壳运动
D.熔岩堵塞河道

若图示区域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则图中河流

A.径流增加,洱海水位上涨
B.径季李变化增大,洱海苦水期位上升
C.含沙量增大,洱海汛期水域面积增大
D.含沙量季节变化增大,洱海汛期水质变化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题。

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处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的  方向, ①地距③地约     千米。
(2)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③地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
(3)此时,①地风向为      ;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4)该季节②地的气温比③地还低,试分析原因。
(5)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其主要原因。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照片的拍摄者面向      

A.东 B.南 C.西 D.北

(2)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请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起伏大,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原因。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右图中用箭头示意出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南部七月份的风向
(2)甲、乙两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试分析原因。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材料二

(1)色林错流域所在区域的地形为           ,它的地势特点为             。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说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色林错湖面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