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西]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应酬(yìng)粗犷(kuàng)颓圮(pǐ)婆娑(suō)起舞
B.瘦削(xuē)参乘(shènɡ)浸渍(zì)叱咤(zhà)风云
C.彳亍(chì)押解(jiè)百舸(gě)长歌当(dāng)哭
D.饿殍(fú)喋血(dié)桀骜(ào)妄自菲(fěi)薄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员工把全部精力____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制开发中。
③国际数学大师,已故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教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曾呼吁科学家要____名利,甘于清贫。

A.考查贯注淡薄 B.考察灌注淡薄
C.考查灌注淡泊 D.考察贯注淡泊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其中,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有积极作用。
D.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说来,人类创造的文化分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但文化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被创造出来。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便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新文化,即科普文化。它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科普文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如同谈到人文文化就会想到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谈到科学文化就会想到天文、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对自然抽象和总结的成果一样,谈到科普文化,我们也会十分自然地想到包括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科技节、科普文章、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的科普实践的结晶。
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从而形成交叉和渗透。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追求真理普遍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文化侧重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科学文化侧重于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物质世界的营建,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传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和平衡发展。
科普文化是“为人”和“人为”的文化,是调动并激发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的文化,是致力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科普文化既提倡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又提倡有亲切人文情怀的科学精神,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人们奋发向上,并同时左右采撷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成果,从而使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交互融合,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珠联璧合,共同支撑现代文明大厦。
下列对“科普文化”这一概念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致力于传播科学文化,是人类在科普实践中创造的一类科学而先进的文化。
B.科普文化是人类衍生和创造出来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C.科普文化侧重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科普文化具有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双重性,因而缺少独特的功能表现。

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协调和平衡发展。
B.在表现形式、内涵和功能方面,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是交叉、渗透的。
C.科普文化是科普实践的结晶,包括科普讲座、科教影视等一切科普形式和内容在内。
D.科普文化是一种传播人类文化并以探索人类物质世界为根本目的的文化。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发展,必将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B.科普文化的普及必能弘扬、传播和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C.科普文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一类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弘扬人文精神。
D.在科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科普文化将随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沛公则置车骑(安排、安置)
B.相去四十里(距离)
C.何辞为(告辞)
D.度我至军中(估计)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沛公虚伪狡诈的一组(    )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立诛杀曹无伤
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老马                                      病牛
臧克家                                    宋·李纲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耕犁千亩实千箱,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力尽筋疲谁复伤?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但得众生皆得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4
《老马》第一节中的“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和“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表现了老马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两首诗中的“老马”“病牛”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了怎样的人?
“老马”:                                                                   
“病牛”: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          
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故乡的山梨  
李辉英
①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了的。
②故乡使你留恋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丛林,一条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坟,都会给你留下亲切的影子;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关心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那是为了思念特产得不到手的缘故。
③但这种特产,却并非都是名贵的东西,即以食品一类来说,肉包子也许就是特产之一,五香豆腐干也可以算是故乡的一种特产,此种食品,全在于地方风味的宝贵,而且更可以进而以某种特产物品或食品传名外方,叫别人一听到某种物品时,不自觉地就会联想起那出产物品的地方来,譬如南翔的包子,南京鸭肾,福建肉松,莱阳梨等全是。
④说到梨,故乡也出产一种梨,因为不是种在人家园子里面而是自己生长在山上的,所以叫作山梨。这些山梨虽然并不出名,外人很少知道,在当地却是家喻户晓的。由于这种山梨的生长,很可以推想到故乡偏僻落后的社会情形来,若在繁华的省份,人烟稠密的地方,那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山梨自由生长的,大概不等结到七成熟时,早被别人打光了。留待成熟后再摘下来吃的事情,怕是不会有的。
⑤说起故乡的山梨,并不像一般梨子那样甜蜜可口,皮嫩如膏;反之,它倒是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层老布。你们也许很以为怪了,这样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不,我觉得故乡的山梨特别叫我不忘的地方就是它的酸和粗厚的皮!因为它是和一般梨子迥乎不同的。如果让植物学家来解释的话,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正可以说是为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才长着的,因为山丛之中,杂虫甚多,如果它生得又嫩又甜,怕不待成熟早让虫子们蛀光了。果然,山梨里面很少有生虫子的。
⑥山梨的外皮虽然粗糙异常,但它的内中肉瓤却又嫩又甜,比起本地生梨和天津鸭梨要细致得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剥了皮,一口就全吃净吮干了。
⑦山梨的酸味是特别让人难忘的。普通一般人对于甜的感觉得之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虽不能使人愉快,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在事务方面,我觉得也是这样,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酸辛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中不能忘去。
⑧我爱故乡的山梨,特别爱吃它的酸味,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来比拟自身寒酸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永远是在酸味中过着的,我没有过一日属于甜味的生活!也许,我此后的日子还是要在酸味中过着的呢。所以,对于故乡的山梨就因此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⑨故乡的山梨又是上市的时候了,村妇们定又一群一群的提着筐,肩着担子,还有背着口袋的,到人家里去作交易。她们不要钱,只是换些得用的东西,像棉花、布头、绒线一类的物品。这种交易倒很和上古时代“日中为市”的“以己之有,易己之无”的情形有些相像,不同的就是没有固定的交易时间罢了。我爱故乡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 
结合④⑤两段的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作者家乡的山梨可以在完全成熟以后被摘下来吃。
                                                                             
                                                                             
                                                                              
文中第⑤段说“你们也许很以为怪了,这样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请结合全文来分析山梨让作者念念不忘的原因。
                                                                             
                                                                             
                                                                             
文章标题是“故乡的山梨”,但直到第四小节才点题。请思考:
(1)前三节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请用3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

 
 
 
 
 
 
 
 
 
 
 
 
 
 
 
 
 
 
 
 
 
 
 
 
 
 
 
 
 
 

(2)前三节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7分)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才是收获呢?是成功、掌声、笑脸、鲜花、喜悦、敬佩、满足……是经历、感悟、快乐或者忧伤?有人认为,收获体味着一种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亲身体会过艰辛的人,是不懂得收获的味道的。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田阳高中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