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卷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B.环境问题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C.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 D.自然灾害包括环境问题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毁坏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千米。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所造成;5%是由于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问题。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造成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的结果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只在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当代,人们正在积极寻求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发达国家不愿意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D.发展中国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愿意及时充分解决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山西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

这幅漫画说明(  )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 ④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

由上题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时段。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_____(选择填空)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__。(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风的下风向。
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海水营养化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