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 ②武装反抗国民党 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以维护,其表现是
①打败反法同盟 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制定《法国民法典》  ④远征俄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 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上议院席位
C.更多英国民众获得选民资格
D.议会最终取得了征税的权力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党政治是美国政治的重要特色。历史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是在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实发生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是

A.巴黎无产阶级尝试建立政权
B.普鲁士和法国爆发战争
C.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成立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马克思揭示这一现象原因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棉纺织业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部门。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近现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看到一些上流人士穿着印度棉织物……,那个时候,王后本人也喜欢穿着中国丝绸和日本花棉布(做的衣服)出来见客。还不止此,因为我们的家里、书斋里、卧室里都充满了这些织物:窗帘、垫子、椅子乃至卧铺本身都是白棉布和印花棉布。”(概括流行)
同时在各方面响起了责难和抱怨的大合唱。(反对)如果人们继续宽容这种外来的竞争,那么英国的民族工业、享有特权的毛纺工业将会怎样呢?我们知道,毛纺工业是不惯于耐心忍受任何竞争的。(反对理由)英国议会赶快使它得到满意,1700年颁布了一道法令绝对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棉织物输入英国:凡因违法而被扣押的货物,应予没收、拍卖或再输出。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议会为什么要颁布1700年的禁令?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论,该禁令的颁布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挫。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对欧洲而言,这或许是万幸之事。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棉花是用水量大的作物,产棉区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非常严重。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英国人的目标要锁定印度。殖民当局在印度征服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
——摘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
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的工业化与殖民地的关系及其对殖民地的影响。
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自1873年以后洋纱几乎每年都在跌价,和1872年相比,下跌最低的1883年,曾跌价三分之一以上。在跌价的同时,棉纱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从1872至1890年,棉纱进口量指数由100增加到2164,棉布进口量指数由100增加到127。洋纱进口增加的数量远远比洋布增加数量多得多……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
——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国棉纱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一倾销过程的影响?
材料四 棉花产量直接关系棉纺织业的生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从中华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后我国的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变化如下表:

产品名称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
年份
产量
1949年
1952年
1983年
棉花
1936
84.9万吨
52.4
153.6
546.2
棉纱
1933
44.5万吨
73.5
147.4
734.8
棉布
1936
27.9亿米
67.7
137.3
533.3

——依据马宇平等编《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升降的原因。

时间
原因
30年代—1949年
 
1952年
 
1983年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
历史上,关于科举取士的原则有两种观点。有人主张“逐路(地方行政区划)取人”,有人主张“惟才是择”。明代的科举制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安徽及西南诸省)”,分别占录取总额的55%、35 010和10%;政府还明文规定各地的录取名额,各州县均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也会有人才被录取。
根据材料,说明明朝科举取士所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目的。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表2 19世纪70~ 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

类别
工矿、纺织
铁路运输
数量
18个
364公里
投资额
1545.7万元
1250.9万元

 
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分析在A和B两个年代出现如图11所示投资率状况的原因。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为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
孝文帝提到了“道武皇帝”,康有为说起了“先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两位改革家提倡“托古”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发”状态指心之体(或性),以心的“已发”状态指心之用(或情)。心是性、情的统一。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所学,指出宋明理学家关注“心之体用”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则体为真体,用为实用。
——(明)李颙《答顾宁人先生》
依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李颙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我朝章、吏治、舆地、民情类能言之,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瞢然无所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四:以康有为为主要代表的维新(派)……打出来的口号仍然是文化的口号,叫做“会通中西”。……他对“会通中西”主张,做过一种概括,叫做“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
——丁伟志《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启思》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比较冯桂芬、康有为看待中西文化态度的异同点。
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体用”范畴向政治概念转化的原因。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应运而生
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问题二 继承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问题三 走什么路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
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自我改革”迈出的第一步。20世纪初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则是自我改革的继续和扩大。清末“新政”中不少改革对社会发展确实有利……客观上为政治机制的转型准备了条件。无论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还是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从社会史的角度看,都还未能掀动社会固有的结构体系,它们只是社会转型长途中的量变,辛亥革命才是质变的开始。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王朝没有倒台,那么就不会有民国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方面的重大变化。从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史角度看,辛亥革命才是近代史的真实起点,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界标意义,应该比1840年鸦片战争更高大,更重要。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 梁(启超)先生在1921年10月10日发表了一场演说,题目叫“辛亥革命之意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非常伟大的革命:第一场是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结束了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时代;第二场是秦汉革命,也即结束了三代贵族的革命;第三场就是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觉。所谓的“自觉”包括两点:第一,凡是中国人都要管中国事;第二,凡不是中国人就不能管中国事;前一点可称为民主精神,后一点就是民族主义了。
——王康《世纪大讲堂·从富强到文雅》
材料三 “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力量也不能在亚洲恢复旧的农奴制度,也不能铲除亚洲国家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四亿落后的亚洲人……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为“政治机制的转型”准备了哪些条件。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辛亥革命才是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先生所说的“汤武革命”和“秦汉革命”的具体含义。材料二和材料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共同点是什么?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站在新世纪去反思近一个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会发现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在很多方面有可比较之处。
材料一 西方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这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旗帜和标志。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解放了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和了解。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束缚下丧失了生命力和自由意志的人第一次获得了解放,成为真正有生命力和自由意志的人。启蒙运动的最伟大贡献就在于确立了人权思想,并使人权思想成为人类社会走向进步、健康与文明的主流思想的里程碑。
材料二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开始了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强烈反思与批判。一方面大力宣传民主,介绍民主思想,传播民主知识,用民主思想占领舆论阵地,形成强大的广泛争取民主的舆论氛围,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并积极争取民主,当人权受侵,国权受辱时,动员和组织民众挺身捍卫主权,并斗争到底,决不妥协,使五四运动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另一方面大力提倡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宗法专制和礼教,坚持用科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启蒙和方法论教育,积极探索强国之路。
——以上两则材料均选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西欧启蒙运动与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相同的追求是什么?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之相比,有何不同?
结合材料二进一步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不同的原因。
从民主革命的角度思考,中西启蒙思想有何相同之处?并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他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
……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
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
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 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这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中西文化观。他认为只有走中西会通的道路,中国科学和文化才能走在世界前列。那么,你对中国现代化之路有何认识?请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统、西学与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
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以后为何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是个国内的人物了。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的领袖之一……我们要把他看做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引自布鲁斯特·C·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请回答: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目的。
材料二的作者对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从材料二、三中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
材料二中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二 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
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人类文明史,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材料三

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所反映的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社会作用?
通过对诸多改革的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改革往往都会涉及土地问题,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三期(2013年4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