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最大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前期《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B.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市场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对于印第安人而言

A.“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B.“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C.“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至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殖民活动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美洲新兴独立国家涌现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并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业革命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C.英国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工人勤奋劳作使贫富差距缩小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4%升至34%和69%。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自由主义政策 B.政府制定的政策 C.两次科技革命 D.对外扩张的推动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的几种近代工业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由私人投资兴办 B.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C.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D.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
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下列对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中国织布机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台)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②民国倡导使用国货
③欧洲列强减少对华商品输出
④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不正确的是

省市
上海
南京
青岛
北平
天津
汉口
山西
陕西
云南
工厂数(个)
5418
25
321
31
92
69
27
2
16
省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河北
湖南
江西
河南
威海卫
工厂数(个)
206
53
42
37
28
39
3
24
2

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
C.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              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驱使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生活水平的提高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各城或建筑高峻城墙,或挖掘巨大壕沟,或利用天然屏障。
陕西岐山风雏村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四合院遗址,凸显着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封闭内敛的典型的“深宅大院”的空间序列,以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着伦理秩序。
风雏村遗址四合院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时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并概述西周城市和民居建制中反映出的社会特征。
材料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成的。西方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生产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企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庇护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并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新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且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观?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作者的这种观点?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的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使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2)  站在材料二的史学观角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3)以19世纪下半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妇女地位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来源:2013届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校高三阶段测试(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