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卷

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
②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
③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是(   )

A.太阳光照 B.地下热水
C.海洋鱼类 D.阔叶林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70年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   )

A.黄河三角洲 B.川、滇、黔山区 C.黄土高原 D.天山山麓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荷兰围海造陆,全国1/5的土地是从海洋中得来的
②排干三江平原的大面积沼泽,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③我国解放后治理淮河、海河的大中型水利工程
④加拿大大规模开垦五大湖以北的草原,生产小麦,增加出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西省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千米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红土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带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树木。造成江南水乡大沙漠的根本原因是(   )

A.能源结构长期单一
B.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滑坡、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加强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海岸侵蚀加强    B.土地盐碱化加剧
C.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 D.高纬度降水减少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
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所
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下面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解析,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甲区域为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
C.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
D.甲乙两区域均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GIS与地图的最基本的差异是(   )

A.空间模型  B.数据模型
C.阅读速度  D.空间分析能力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光照和热量 B.地形和降水
C.地形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

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甲地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热量更充足 B.西部地区降水更丰富
C.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D.西部地区物种更丰富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防御地质灾害的错误做法是(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B.建立灾情预警RBC系统
C.植树造林,减少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D.砍伐树木让地表水畅流,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气候和农业生产两方面考虑,我们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些活动会加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A.大量的SO2气体被排入大气
B.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C.为了开垦耕地,马来群岛和亚马孙平原上的居民不断砍伐森林  
D.大力发展水电事业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⑴ 我国旱涝灾害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图中A地洪涝灾害多发的月份是___________,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旱灾多发的月份是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B地旱涝灾害频繁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可采取哪些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⑴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可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激增,导致大气中的CO2显著增多,这一变化开始于历史上的___________时期。
⑶ 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⑷ 如果海平面上升,我国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如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市将会受到影响。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