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P              D.C、H、O、N、P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B.能与某些糖结合,实现细胞和细胞间的信息联络与交流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可阻止PI的进入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表面积增大。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下列各项中,与这些现象有关的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有流动性
C.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①②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完成信息的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输入异型血时,受血者往往会发生凝血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体相关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糖蛋白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C.细胞膜外表面有糖蛋白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
③主动运输 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
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 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
⑦对O2的运输 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A.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细胞膜表面①的含量通常较细胞器的膜要多
C.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细胞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需要①
C.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并伴随着能量消耗
D.细胞经同化作用合成膜蛋白②的过程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指的是(  )

A.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由细胞器膜等形成的统一膜系统
B.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膜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C.全部的细胞膜
D.细胞膜和核膜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种动物细胞内的几种膜结构的化学成分表,请据此推断:

膜结构名称
蛋白质(质量分数%)
脂质(质量分数%)
糖类(质量分数%)
细胞膜
49
43
8
内质网膜
52
48
很少
线粒体外膜
76
24
很少
癌细胞膜
67
33
很少

(1)表中的膜在结构上具有直接联系的是______________,只有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才有直接联系的膜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膜物质含量的差别说明正常细胞膜具有不同于其他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3)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比较,膜的组成成分的差别是____________,导致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在功能上有差别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
(4)从表中分析,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________的性质是由________决定的。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 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性。
(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________ (填写标号)。
(5)当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时,图中B的作用是________。
(6)若这是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的细胞膜相比,含量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质、糖类。要证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蛋白质可与________试剂反应,产生________色。
(3)材料用具:制备好的细胞膜提取液、蛋白质悬液、清水;班氏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 NaOH;B液:0.01 g/mL CuSO4);酒精灯、滴管、石棉网、三角架、试管若干、试管夹、火柴等。
(4)实验步骤
①取____支相同的试管,编号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颜色变化。
(5)结果及结论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与其功能相适应,在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a,b两液面一致,b侧无色
B.a,b两液面一致,b侧红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滤膜和选择透过性膜都是半透膜,但两者的主要差别是(  )

A.前者取决于分子的物理性质,后者取决于分子的化学性质
B.前者取决于分子的化学性质,后者取决于分子的物理性质
C.前者取决于分子的直径大小,后者取决于生命活动的需要
D.前者取决于生命活动的需要,后者取决于分子的直径大小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膜的穿膜运输方式有(  )
①单纯扩散 ②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渗透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  )
①CO2 ②K ③蔗糖 ④甘油 ⑤葡萄糖 ⑥乙醇 ⑦蛋白质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⑦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根细胞液中三种物质随氧分压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通过主动运输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到细胞吸水
C.糖的降低与K、N的增加没有关系
D.细胞膜上运输K比运输N的载体多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进入
B.细胞液的溶质透过细胞
C.K和NO3离子进入了液泡
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并选出下列不正确的说法(  )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以进一步促进根对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 ℃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1)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2)试剂用具: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 3 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结论:
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思考:
根据研究得知,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 mol/L的甘油溶液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3.1细胞的物质交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