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新围初中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面加点线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qiáng)怨恨(yuàn) 迸溅(bèng) 茏罩(lǒng) |
B.贮蓄(zhù)澄清(chéng) 宛转(wǎn)抖擞(sǒu) |
C.奥恼(ào)猝然(zú) 厄运(è)风韵(yùn) |
D.堕落(duò)丰硕(shuò) 玲珑(lóng) 蹂躏(1ìng) |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繁弦急管绝处缝声忍俊不禁再接再励 |
B.小心翼翼头晕目眩返老还童德高望众 |
C.眼花潦乱花枝招展问心无愧任重道远 |
D.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姿多彩具体而微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而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美国白人反应极其微妙,一方面对“黑肤色”仍有想法,另一方面又希望新总统能带他们闯过难关。(奇妙) |
B.Windows Vista正式上市才一个多月,其反盗版技术却已不断遭受破解。(破获) |
C.面对金融危机,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政府处理得法,兵来将挡,中国经济定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
D.体操“全能王” 杨威在成功加冕北京奥运会男子全能冠军后急流勇退,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了退役申请并获得批准。(知难而退) |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感到最美的,还是对面近在咫尺的鼓浪屿的夜景了, 整个鼓浪屿就如同仙境一般,这景致真是太美了!
①岛上建筑物的英姿在各种颜色的灯光照耀下,完整的展现在彼岸的我们的眼前,
②在鼓浪屿西侧的上空,不时有飞机闪着灯光从夜空中滑过,把夜晚的鼓浪屿衬托得更加安祥和宁静,
③白色的轮廓灯把鼓浪屿的海岸线勾勒的十分清晰,
④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海域里,客轮在悠闲的游弋着,
A.④②①③ | B.②③①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④②③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
B.我迷惑了:萤火虫看起来那么小巧、柔弱和笨拙,怎么对付得了蜗牛呢? |
C.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泸州油纸伞作为一项民间工艺, 太追求时尚, 失去了油纸伞本身的文化韵味, 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 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A.因为所以即便也 | B.如果那么即使也 |
C.如果就只有才 | D.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
古诗填空(四选三、3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潮平两岸阔, 。
乡书何处达? 。
其恕乎 。
文学常识填空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我们在本册教材中学过她的散文 。
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
《山市》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风筝
鲁迅
但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的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3分)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3分)
“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4分)
“我”坚决地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良苦用心是什么?对“我”的这种良苦用心你是怎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面对一朵花
刘少鸿
在初冬的旷野里散步的时候,他发现了那朵并不显眼的小花。淡蓝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阳光下谦卑地开放于破损的篱笆墙边,无声无息,没有一点故作的姿态。但是它的温柔与含蓄,它的淳朴与恬静,它的从容与自然,却使它充满了一种神圣的荣华。他静静地望着它,从内心涌出一种真诚的赞叹。这一时刻,刚刚从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的都市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他,似乎从它的每一绺叶子、每一片花瓣上都能感受到一种超乎所有贪欲等卑下的人类情感的东西,那是一种十分纯净而崇高的境界。他静静地注视着它,内心蕴含着一种异常深邃却难以名状的感动。他无法把它表达出来,也不想用任何概念化的意象来冲淡这种神秘与感动。
这时,他的朋友从后面赶上来了。顺着他的视线,朋友也看到了那朵小花。那花儿并没有多少引人注目之处,引发朋友强烈兴趣和疑问的,是他那异常专注的神情。而面对朋友的关注,他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果然,朋友一伸手,将那花连根带草拔了下来。朋友将它凑近眼前,细看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叫不上它的名字,不过会搞清楚的。朋友将那花草装进了小包。他有个熟人是研究生物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朋友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对他所注意到的东西,他一定得说一些什么,他一定得把他自己的具体经验抽象出来,理顺排列了,再展示于人,不然他会坐立不安的。
第二天,朋友兴冲冲地跑来找他,要告诉他关于那朵花的有关问题。一进门,朋友却呆住了。朋友发现他正在面对着一幅刚刚完成的图画沉思默想。画上画的,正是那朵恬静柔美的小花。画面非常简洁优美,淡淡的花瓣间,似正洋溢着一片幽微而神秘的光焰。他们交往几十年,但从未见他作过画,也从未听说过他会作画。
“我对它的生物属性并不了解,但它那鲜活的姿容却那么鲜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它已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也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他平静地面对着愕然而立的朋友说,“面对一朵花,你没有感情的深度,你全然是智力的、理性的行为。你太想了解它,掌握它,因而你用屠杀与分解的方法去研究它,你把它拔下来,弄清楚了它的名称、属性,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切知识,但是你没有顾及到它的生命,你谋杀了它,从而也失去了它!”
朋友默然了。他凝视着那画上生机勃勃的花儿,再看手中已经枯萎了的花朵,顿觉兴味索然。他无法说清,自己手中的花和画中的花,究竟哪个更为真实,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的意义。
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概括花的特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1)淡蓝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阳光下谦卑地开放于破损的篱笆墙边,无声无息,没有一点故作的姿态。
(2)画面非常简洁优美,淡淡的花瓣间,似正洋溢着一片幽微而神秘的光焰。
文中将画上的花和手中的花朵作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文章结尾说,“他无法说清,自己手中的花和画中的花,究竟哪个更为真实,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的意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甲)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 B.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看清) |
C.妻始时恒答言“见”(永恒) | D.不能复分别(分辨) |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 )( )
A.徐喷以烟 以叶自鄣 | B.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
C.遂于树下仰取叶 又留蚊于素帐中 | D.以土砾凸者为邱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结合文章分析
①(甲)文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乙)文中楚人真的能隐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⑴⑵两题。
夏 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