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2-201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
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B.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 |
C.③④之间可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 |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①处 |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聋哑人理解同伴的“手语”,最关键的神经中枢是 ( )
A.视觉中枢 | B.语言中枢 | C.躯体感觉中枢 | D.躯体运动中枢 |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
研究生长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常用的方法是 ( )
A.饲喂法 | B.注射法 | C.阉割,移植法 | D.以上三项均可用 |
人体中,一经使用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 )
A. tRNA、mRNA B. 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 抗体、载体 D. 解旋酶、血红蛋白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D.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 |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
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
C.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鲢鱼、鳙鱼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活在水域上层;草鱼吃水草,生活在水域中层;
青鱼吃螺、蚬,生活在水域底层。这些鱼的分布体现出 ( )
A.种群的水平结构 | B.种群的垂直结构 |
C.群落的水平结构 | D.群落的垂直结构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在植物枝叶腐烂后归还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
C.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是良好的致富方法 |
D.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
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
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一功能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A.直接使用价值 | B.间接使用价值 |
C.潜在使用价值 | D.A与B的总和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
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
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
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 B.离体状态 |
C.导入外源基因 |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
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
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最后一道“工序”不需要用到胚胎移植的是( )
A.试管婴儿 | B.克隆牛 |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D.具有生物乳腺发生器的转基因羊 |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中要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其分子结构 |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
排卵时,从卵巢排出的是( )
A.成熟的卵细胞 | B.成熟的卵细胞和透明带 |
C.成熟的卵细胞、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 | D.以上都不是 |
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淋巴因子,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马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马的方法是( )
A.将野马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
B.将野马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
C.取出野马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马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育成新个体 |
D.将野马的基因导入家马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端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渗透性增加,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________免疫。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_____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方程式中_____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