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 2.1基因的分离定律练习卷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代出现性状分离 |
B.F2性状分离比是3:1 |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
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
C.矮茎×矮茎→矮茎 | 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
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 B.摩尔根 |
C.萨顿 | D.道尔顿 |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卷毛和长毛 | B.猫的黑色与白色 |
C.豌豆花的红与白 | 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 |
豌豆在自然条件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 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
C.一定是黑色的 |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
若一对杂合黑豚鼠杂交,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
A.3/4 | B.27/64 | C.27/256 | D.100% |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
A.甲乙 | B.甲乙得F1再自交 |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 D.甲甲、乙乙 |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授粉 ⑤去雄后人工授粉 ⑥授粉后套袋隔离 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⑦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①⑤⑥ |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 )
A.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 |
B.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C.最先采用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 |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
等位基因是位于(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基因 |
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C.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位置相同的基因 |
D.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
A.显性和隐性 | B.相对性状 | C.性状分离 | D.遗传规律 |
某一家系中,已知双亲表现正常,儿子甲是白化病,儿子乙正常。当乙与表现型正常但属杂合体的女性丙结婚后,乙与丙所生子女患病的几率是 ( )
A.2/3 | B.1/4 | C.1/3 | D.1/6 |
基因的遗传规律是指 ( )
A.受精作用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 B.产生配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
C.细胞有丝分裂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 D.染色体复制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
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 )
A.没有遗传物质 | B.没有核物质 |
C.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
Dd 产生 D、d 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l :l 的主要原因是 ( )
A.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B.等位基因相对独立
C.等位基因随配子传递给后代 D.等位基因的分离
一杂合高茎豌豆白花传粉得到 6 粒种子,前 5 粒种下后均长成高茎。第 6 粒种下后也长成高茎的可能性为 ( )
A.0 | B.3/4 | C.1/4 | D.1 |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交配属于 ( )
A.杂交 | B.自交 | C.测交 | D.无法判断 |
基因型为 Bb 的水稻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 ( )
A.1/16 | B.2/ 16 | C.4/16 | D.7/16 |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 B.1/6 | C.1/8 | D.1/16 |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
A.3∶1∶5 | B.5∶1 | C.9∶6 | D.1∶1 |
大约在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白化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问她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A.1/40 | B.1/280 | C.1/420 | D.1/560 |
已知小麦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该小麦杂合体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 )
A、DD、Ddd、dd B 、dd、Dd、dd
C、Dd、DDd或ddd、Dd或dd D、Dd、DDd、dd
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
C.雌配子:雄配子=1:3 |
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1 |
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测交 | B.自交 |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
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野生猕猴中发现了一只极为罕见的白色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成一种白色的猕猴群,下列设计方案中,那种方案是最佳方案( )
A.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以利从F1中选出白色猕猴 |
B.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猴与常色猕猴亲本交配 |
C.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猴与白色猕猴亲本交配 |
D.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雄猴近亲交配 |
人的秃顶有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表现为秃顶,一个非秃顶男性和一个非秃顶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成年后表现为秃顶,其母亲的基因型为( )
A.BB | B.Bb | C.bb | D.上述三者都有可能 |
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 ,父亲的为 ,母亲的为 。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 。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 4 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
(1) 选择下列哪组交配实验判断显隐性最好 ( )
A.甲和丁交配 | B.乙和丁交配 | C.甲和丙交配 | D.乙和丙交配 |
(2) 通过判断, _______ 为显性性状, _______ 为隐性性状。
(3) 若黑色与褐色这一相对性状用 B 和 b 表示,则甲、乙、丁这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4) 如何鉴别丙兔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 ? _________ 。
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以知道 F1表现显性性状, 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 3 :1 。但是这一分离比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请分析:
(1) 杂交的两个亲本,必须是 ___________ 。
(2) 相对基因的显性作用必须是 ___________ 。
(3) 杂种 F1产生的两种配子必须是 ___________ 。
(4)F1自交时,雌雄配子彼此结合必须是 ___________ 。
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 ( 控制耳垂的基因用 A 、 a 表示 )
请分析回答:
(1) 根据上表中第 ______ 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该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 ______ ,隐性性状是 ________ 。
(2) 假如人类耳垂的性状遗传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那么耳垂遗传可以有几种婚配方式 ? 第二组家庭中父亲如果有耳垂,其基因型是什么 ?
(3) 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是什么 ?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