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卷

下图是孔氏家族的族谱——孔子世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铁器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④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上述现象应大量出现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

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 B.印刷术——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三司使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4月,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籍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该书籍应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瀛环志略》 D.《资政新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驻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写19世纪中期的中国农村:“沿江沿海的主要航道上,太古、怡和、旗昌之类的外国轮船和招商局的轮船势力正盛,‘上海之沙船,宁波之钓船,广东之红利船全失其利’,汉口以下的江船‘也废业者逾半’”。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被打破 B.列强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近代中国传统的运输业受到冲击 D.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到中国内地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于蒋先生所说的“少数人”的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行民主共和 D.提倡重视民主与科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A.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912年至1921年,张謇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在1920至1921年,上海的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票成为当时市场上“绩优股”,行情天天看涨。这10年大生纱厂迅猛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一战时期列强忙于大战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历史文献对中共历史上的一次会议作了如下陈述:“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这部历史文献应该是

A.《回忆“八一”南昌起义》 B.《中国红军长征记》
C.《中国抗日战争史》 D.《伟大的战略决战》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发给刘伯承、邓小平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敌人重点攻势,乃至尔后      均极为有利。”电文中“        ”处应为

A.渡江战役 B.解放南京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徐州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恩来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由于尼克松内外交困,所以,他强烈要求访华,他来时,不得不带些东西来。”材料表明
①中美关系结束了对抗,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存在
③中苏友好结盟关系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④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保障平民的利益 D.维护法律的权威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①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往往成为推动社会思想进步的伟大力量。启发了中国近代维新变法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欧洲近代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那时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集团,或称卡特尔……这两个卡特尔所订的卡特尔协定的原则是相同的……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采用“共利”这个名称,用来标志德国的染料卡特尔”。请判断题干中所说的“那时”是指

A.16世纪前后 B.18世纪末 C.19世纪前期 D.19中后期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农业调整法》中有如下一款内容:“……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接或间接出售……”。下列对该款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罗斯福新政实行限制农业产量的政策   ②该条款有助于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该条款促进了美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该条款内容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之后,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下面对这些“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 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 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国际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其代表作《大失败》中有如下一段文字:“这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执政时期                         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确的历史推论是基于对史实的准确解读。下表中关于战后全球化进程的推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二战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相继成立
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B
20世纪80年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C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D
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世界市场对中国开放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B                  C                D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朝时内阁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3一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在于自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于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康德。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国独霸世界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主张?(3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5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不断地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国力蒸蒸日上,其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强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的“美利坚合众国”,甚至不是“1个”国家,而是13个“半国家”的联合体,即“邦联”。她是由这些各自独立的“半国家”通过契约联合起来的。……它当然也没有什么“全国政府”或“中央政府”,只有一个从根本就没有立法权的“大陆会议”演变而来的“邦联议会”,其实仍然不过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个议会是没有什么权威的,大体上是有事就坐在一起开会,开完各自回家。议会的决议,各邦想执行就执行,不想执行就不执行。
——摘自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材料二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
——《基辛格回忆录》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美国国务卿贝克就声称: “苏联的崩溃为美国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1999年,克林顿在阐述21世纪外交政策时更武断地说: “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是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能力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的不利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是如何进行制度调整的?如何评价这种制度调整?
(2)材料二中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分别指哪两件大事?这次行动在经济领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3)同是政策调整,材料三与材料二在实施领域上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推广它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实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一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之初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2分)
(2) “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分)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2分)
(3)“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