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化学
为了维持生命健康,人们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铝合金门窗 | B. | 玻璃杯子 | C. | 塑料薄膜 | D. | 羊毛围巾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 "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 B. | 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 |
C. | 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 | D. | 甲烷是一种有机物 |
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 水分子体积增大 | B. | 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C. | 水分子质量减轻 | D. | 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室内起火时,立即大开门窗通风 |
B. | 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 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
C. | 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
D. |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用于制作汽水 |
B.NaOH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C.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常用作电池电极 |
D.生石灰遇水能放出热量,所以常用作干燥剂 |
对于化学反应 ↓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 |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
C. | 一定是熟石灰 | D. | 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
而不吸收
A. | 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 代替 |
B. | 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 气体中已经不混有 气体 |
C. | ④中浓 的作用是吸收 气体中混有的 |
D. |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中,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
下图为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
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
℃时,将一定量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溶液的质量将
(4)
℃时,分别用
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填"<"">"或"=")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某自来水厂对汾河水进行净化,取水后,首先向其中加入明矾,再经过过滤、消毒灭菌后使之达到饮水标准。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加速沉降。要测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来检验。
(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山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
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
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溶液和
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
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图2反应的实质是结合成水分子。
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C、D中含元素种类相同,B→A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B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
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溶液配制:用
30%的
溶液制取氧气(密度为1.13
)配制5%的
溶液(密度约为
)。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 |
托盘天平 |
B. |
烧杯 |
C. |
漏斗 |
D. |
量筒 |
E. |
胶头滴管 |
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
溶液和
制取
。请你在"
"、"
"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
,实验操作为。
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把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是;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且可燃物燃烧更剧烈。
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
、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探究:(已知
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
:取一张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读数为
,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可能有
。
(2)检验
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污水中有
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