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参议员统计表,它表明当地

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 B.实现了人人参政
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帝国统治者屋大维的顾问抱怨说:“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有利于解决这种“麻烦”的是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按英国王位传统继承办法,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但最终是德意志王公乔治一世得到了继承权。乔治一世意外得到王位继承权是因为议会通过了

A.《权利请愿书》 B.《大抗议书》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法律文献有如下规定:

该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11年俄罗斯发行的“斩断身上的锁链”纪念金币。此处的“锁链”是指

A.沙皇专制度 B.农奴制度
C.“村社”制度 D.黑人奴隶制度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过予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②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
③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④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间、时间和质量的量度依赖于物体运动的状态,处于高速运动中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上的尺子会缩短,运动中的时钟会变慢。”这一科学思想的提出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的核心内容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斯大林愤怒地凝视着“烟杆”的漫画。该漫画反映

A.美苏走向冷战对峙
B.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美对苏进行和平演变
D.苏对美实施战争反击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

A.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 D.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大国用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绘画派别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充分表现光、色和人气,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这一派别是

A.现实主义画派 B.现代主义画派 C.印象主义画派 D.立体画派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监于二代(注:夏礼和商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梦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表2

人物
言论
核心主张
共同点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粱启超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陈独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恶想上一切的黑暗。
 

(2)表2体现了中国近代部分有识之士的梦想。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表2相关内容。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于,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述的观点。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权力划分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克主张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虽有别,但实际上却不便于由互不隶属的人去执行。体现在国王及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立法机构有权更换国王及政府。
(据庄锡吕《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将落到暴政下面。如果在一
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
同样不会遵守法律,因为法律是自己制定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异同点。
材料三 表3  1787年制宪会议关于立法问题的争论(节选)

主张
争议项目
弗吉尼亚州代表
新泽西州代表
立法机构
由两个部门组成
只有一个部门
立法权
来自人民
来自各州
立法原则
立法有多数同意即可通过
少数票数反对即可阻止立法
立法权力范围
立法机构可以为全国性的事务立法
立法机构只能为有限的事务立法
立法机构可以否定所有州的法律
立法机构可授权行政机构强制服从法律
注:弗吉尼亚州占美国总人口的20%,斯泽西州占美国总人口的5%

(据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上述争论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哪两大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争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达成妥协的。
材料四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
第一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3)依据材料四指出德国宪法中的民主因素。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19世纪30年代~80年代英国改革简表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32年
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

(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这些改革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 日本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
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
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
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
的文明”。
(据吴延谬《日本史》等)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为“吸纳外国的文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
措施?

来源: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