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
B.细胞中组成各种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
C.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
D.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 |
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蛋白质 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
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 |
C.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加工修饰 |
D.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 |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
B.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
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 |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 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 体 |
下图是关于不同浓度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图像
图①表示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图②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
图③是生物小组探究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所得实验结果。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C点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应用于去除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
B.图②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
C.由图③可知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大于10-8mol/L |
D.图①②③均说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生长,高浓度抑生长的两重性 |
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
B.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有机物中 |
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增加量表示 |
D.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就是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与分解 |
I. (14分)光呼吸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吸收02、分解有机物、产生CO2、不产生ATP。光 呼吸发生的场所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等。
(1)比较细胞呼吸与光呼吸,细胞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不同于光呼吸的条件有_______不同于光呼吸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喷洒小麦,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其有效浓度:1OO-300ppm)。为了探究亚硫酸氢钠使小麦增产的适宜浓度,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环境相同且适宜、小麦长势均相同的大块实验田平均分成4等份,分别标号为1、2、3、4。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小麦生长期,适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方法正确,则结果将使实验田小麦在上述亚硫酸氢钠浓度范围内,增产情况接
近正态分布。
(3)以上实验避免了盲目操作造成的浪费,此实验被称为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亚硫酸氢钠使小麦增产的最适宜浓度,应该如何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2分)家蚕蚕体有斑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基因型aa表现为无斑纹。斑 纹颜色由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B/b)控制,BB或Bb为黑色,bb为灰色。
(1) 现选用两纯合亲本甲,乙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
亲本甲的性状为无斑纹,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
(2) 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_______。F2中自交不发生上述性状分 离的个体占_______。
(3)A/a所在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如图所示。染 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蚕雌雄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
⑷家蚕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体壁正常基因(T)与体壁透 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用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与 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杂交得到F1 ,将其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和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
I.(10分)有一种药物能阻断兴奋的传导或传递。请你根据下面反射弧的结构,完成相 关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1) 为了探究该药物的作用部位,请完成下面实验:
①步骤1:刺激_______,观察_______。
②步骤2:用该药物分别处理a(突触间隙)和b,重复步骤①。如果_______,则说明该药物作用于a„
(2) 回答问题:
①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阻断的原因可能是 该药物能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阴离子进入细胞的通道蛋白____ ___ (开放/关闭)。
II. (9分)为了探究甲状腺素(TH)对垂体细胞促甲状腺素(TSH)分泌的影响,某兴趣小组 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1) 请指出实验步骤①、②、③中不合理之处。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经改进后,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正确,并且最终得出实验组大白鼠血液中TSH 含量较低的结果,那么能否由此得出“TH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其分泌TSH”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
(1) 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 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如下:纤维素粉5g, NaNO3 1g、 Na2HPO4 • 7HZ0 1.2g、KH2PO4 0.9 g,MgS04·7H20 0.5g、K 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IOOOmU9该培养基能初步选择出分解纤维素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③从分解纤维素细菌中提取出的纤维素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为了使分离出的纤维素酶能够反复使用,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酶固定化。
(2) 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 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 因工程方法创造出一种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要加入模板、原料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和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