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云南]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渝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符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至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严格限制民间开矿 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
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 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说:“内地风气,还是不开。各处维新的志士设出多少开通风气的法子。……排些开通民智的新戏唱起来,看戏的人都受他的感化,变成了有血性、有知识的好人,方不愧为我所说的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哩!”这表明陈独秀认为

A.新文化运动应倡导戏曲改革
B.新戏对启蒙内地民众更有普遍意义
C.新戏的社会启蒙作用最有效
D.社会启蒙应从内地普通民众做起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1月中美某国际条约规定:“双方并同意……对方人民在此国之领土内被拘留、逮捕、监禁或听候审判者,其与领事官之通讯,地方官厅应予转递”。这一规定说明了

A.领事裁判权被彻底地废除
B.中国战场牺牲最多作用最大
C.中国跻身世界四人国之列
D.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4,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742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不正确的是

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B.极大地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
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急刷膨胀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

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宪法规定:参议员至少要年满30岁,众议员则年满25岁。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任命,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任期2年,任期结束全部改选。这制度设计所体现的制宪者理念,不包括

A.直接民主 B.人性本恶 C.共和主义 D.权力制约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相比。这场革命

A.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B.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奠定了苏联未来六十年的社会结构
D.是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5年,美国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永久的更为正式的组织。……WTO被授权制订并监督实行,执行贸易规则。下列关于该组织“贸易规则”实施的认识,正确的是

A.保障了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 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C.标志着全球有序贸易的开始 D.使非歧视性贸易渐趋消弭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描述某画派的一幅作品时说道:“画中人似乎是由女性身体上的许多小平面组成的,它们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得,表示人人都知道应该在那儿的东西,但不是一眼就可以认出来的东西。”该画派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立体主义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一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四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的社会。……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致的成就,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
——[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四,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者一认为: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垄断与政府管制成为了英国的重要经济特征。自17世纪内战以后,经济自由度获得日益的增长。实际上,在整个工业革命过程中获取自由、打破垄断一直都是时代俊杰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工业革命的结果证明,自由竞争可能产生财富而不产生幸福。为了促进社会福利和维护公共利益,宗教和道德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因素能够消除自由的弊端、确保一个真正公平的自由。从英国的历史来看,工业化更主要地是一个由经济不自由之路转向自由之路的过程。
学者二认为:近代大工业是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三十余年中在英国产生的。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将其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市场规模的扩大诱发了组织变化,组织从诸如家庭和手工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走向专业化。专业化导致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又导致了技术变化,技术变化进而需要组织创新去实现新技术的潜力。虽然自由放任被视为发展的关键,但自由放任意味着没有限制,而有效率的市场意味着创造一套促进生产率提高的组织或生产制度。
——摘编于【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徐滨《阿诺德·汤因比的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工业革命研究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探讨视角及见解。概括材料中两位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
(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你赞同的其中一位学者的观点,并举一例史实说明另一位学者观点的可取之处。(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7世纪早期,日本的贵族们攫取私地私民愈演愈烈,社会危机严重。朝廷权臣苏我入鹿的独裁势力急遽增大,天皇的权威受到严重威胁。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他人诛杀了苏我入鹿,消灭了代表旧势力的苏我氏一族,孝德天皇即位,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革新首先从刷新政府干部的阵容开始,要求官吏发扬道义,提高效率,并在其赴任一年后进行审核。由唐朝归来的僧旻和高向玄理担任国博士作为最高顾问。
新政最重要的内容是废除贵族所拥有的一切土地和人民,归属于国家。通过改革,人民被授予一定面积的田地,许其终身耕种,由此成了独立自营的农民;农民的赋税负担也得到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上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道路。贵族领到了封地,作为直接的补偿。此外,根据位阶、官职和功勋,给与贵族官吏特别的土地和大量的俸禄,从而使他们的存在合法化。
7世纪后期,天智天皇进行了制定律令的尝试,以从形式上固定革新政治。革新政治经过这些时代以后,日本朝着建设文化国家与法治国家的方向前进。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简析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中国刑狱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为豺狼。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传之人,或可与法相遁。
今世欧洲之立宪,则其君民皆有权,所谓君民并主;而其中或君之权重于民,或民之权重于君。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材料二
盖民所不得自由者,必其事之出乎己,而及乎社会者也。至于小己之所为,苟无涉于人事,虽不必善,固可自由,法律之昕禁,皆其事之害人者。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夫求利于上,而不求便其民,斯法因人立,其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既不便民矣,将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未有国不安而其上或利者也。
——均摘编自王敞主编《严复集(第四册).按语》
(1)概括材料一中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
(2)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材料二中所述的严复的法律思想。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三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