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凝固 C. 熔化 D. 液化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铁、铜分别放人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 铁的导电性比铜强 B. 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强
C. 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D. 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弱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氧化钠、水

氧气、铜

 
A.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 48 B. 64 C. 112 D. 160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Ca(H2PO42 D.K2CO3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钒(V )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可由 V 2 O 3 冶炼得到. V 2 O 3 中氧元家的化合价为-2,则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2 C. +3 D. -5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 92 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 4 H C l O 4 = 加热 2 C l 2 + 7 O 2 + 2 H 2 O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氯化钠
二氧化碳
浓硫酸
氧气
用途
除铁锈
用于灭火
作干燥剂
供给呼吸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 C 3 H 2 O 4 ),具有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功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1)乙酰水杨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若在其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色.
(3)人体内的血小板有何作用?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化铵浓溶液可用于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回收和利用废电池内的氯化铵,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1)操作②的名称是.

(2)小组同学欲配制3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来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查氯化铵的溶解度图(如图2所示)可知:3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克氯化铵.
(3)用氯化铵( N H 4 C l )浓溶液去除某金属表面氧化物(氧化物化学式用 M O 表示),其反应原理为: 2 N H 4 C l + M O = 加热 M C l 2 + X + 2 N H 3 ↑,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红利用下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2)小红认为用甲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童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m 1 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 V 0 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休.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m 2 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 B C ,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向 A 试管加入l 毫升稀盐酸和l毫升唾液;向 B 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向 C 试管加入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二: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三:10分钟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获取实验证据

【问题与分析】
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 A 试管呈蓝色,而 B 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 B 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 B 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氮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 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a O H + H C l = N a C l + H 2 O ,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