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3-2014学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
B.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
C.口服抗菌药物 |
D.葡萄糖、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 |
B.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D.乳酸与碳酸氢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 | B.体液 | C.组织液 | D.细胞内液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一个人出现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
A.血浆中尿素过多 | B.皮下脂肪积存过多 |
C.血糖含量过少 | D.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 |
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
D.反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C.某人眼球遭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
D.手指触碰到针尖立刻缩手的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D.踩到尖利的物品立刻抬脚 |
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
B.一个神经细胞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
C.神经细胞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外侧为负电位 |
下列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
对“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
C.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D.该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换 |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过程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
C.突触小泡与糖蛋白的结合 |
D.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 |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完全一样
B.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激素都含有元素C、H、O
D.激素可参与细胞的构成
从下面哪种器官中可以提取到促进雌性动物超数排卵的促性腺激素( )
A.雄性性成熟动物的下丘脑提取液 |
B.雌性性成熟动物的卵巢提取液 |
C.雄性性成熟动物的精巢提取液 |
D.雄性性成熟动物的垂体提取液 |
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 |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
C.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减少 |
D.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
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
B.进食后的2 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
C.2~3 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
D.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
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下列哪一组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的特异性最弱(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 |
B.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 |
C.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 |
D.甲状腺激素和孕激素 |
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
B.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
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
D.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 |
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切除胰腺和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
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
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毒素是一种抗体 |
B.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C.鼠疫杆菌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外毒素 |
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 |
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
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 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
D.治疗艾滋病 |
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 |
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
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 |
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 |
用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适当长时间,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 |
B.胚芽鞘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速度不相同 |
C.胚芽鞘的某些细胞内的酶能催化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 |
D.在生长素的运输过程中都不消耗ATP |
如果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除,代之以含有适当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单侧光照射下( )
生长素既可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极性运输
胚芽鞘弯曲生长
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不相同
与在均匀光照条件下,实验结果相同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靶器官 |
B.该实例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C.心脏细胞膜上有与肾上腺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
D.人体内肾上腺素只能由肾上腺髓质释放 |
(每空2分,共14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
(3) 血糖的三条来源和去路中,最主要的途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
(4)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0分)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除图中所示的外,还有________免疫。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的是_______。与抗原结合后,常发生进一步变化,形成 。
(3)当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会发生的过程是 (用序号表示),其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