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4届辽宁朝阳县柳城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 )
A.外患不断,以致商王多次迁都 | B.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 |
C.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 | D.实行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 B.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
C.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中国古代王朝的后宫中有“母以子贵”与“子以母贵”两种现象:前者是母亲因儿子地位尊贵而显贵,后者则是儿子因母亲受宠而地位显贵。导致这两者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朝代高低有别 | B.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不同的时期轻重不同 |
C.嫡长子继承制在不同的王朝取舍不一 | D.皇帝个人的倾向有所变化 |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 B.承袭华夏传统 | C.突出个人功业 | D.标榜君权神授 |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
A.郡县制初现雏形 | B.宗法制荡然无存 |
C.分封制全面崩溃 | D.实行郡国并行制 |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 B.宗法制的消亡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分封制的巩固 |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
“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
C.皇帝大权已旁落 |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
B.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 |
D.公民皆为成年男性,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体现了( )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
C.《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
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
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
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
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
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C.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
约翰·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
A.议会 | B.法院 | C.内阁 | D.总统 |
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 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问题:
(1)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请按示例完成表格。
(2)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各朝统治者对地方管理也各有创新。请分别列举西汉、元、清三代在地方管理中的创新之处。
(4)请对我国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作出简要评价。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
情景一:中国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宫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材料一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请你结合图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结合宋、明、清三个朝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情景二:雅典民主
材料二: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3)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民主制的正常运作?雅典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
雅典公 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审判程序 |
罪名 |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
约40万 |
约4.2万 |
6,000 |
501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渎神和蛊惑青年 |
(4)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