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西]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联(mèi)压(chòu)淇水汤(shāng)羽而归(shā)
B.绊(jī)酒(shī)皮下肪(zhī)开花果(jié)
C.丽(qǐ)形(hái)精竭虑(dān)挥斥方(qiú)
D.厚(chún)噪(guā)造纸坊(zuō)呼天地(qiāng)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四川省文明办2012年12月举办的“四川好人”评选活动尘埃落定,卿浩洋等56名川籍民工获得
了“四川好人”殊荣。
B.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25日落下帷幕,从考生反馈看,今年国考考试考得十分“人文”,而
十八大、莫言、天空一号等热点话题竟湮没无闻
C.如果领导干部能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好学上进,为人表率,那么,上行下效,就能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D.清明小长假期间,许多市民走出家门,纷纷到山明水秀、环境幽雅的乡村去亲近自然,享受闻鸡起

、戴月而归的美好。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
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B.武汉专家经过基因序列对比,找到H7N9病毒演变路径:由花雀、家禽与野鸟共同作用,逐渐演变
成对人具有危害的H7N9病毒。
C.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
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D.面对屏幕,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旁观者:我们既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既勇敢又懦弱,

这正是社会的复杂性所在。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句是

A.(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
B.(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
C.(自荐信)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D.(班会课)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有删改)
下列关于“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学。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象力。
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有泥土腐味的语言。
D.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是中国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的产物,并成为中国语言奇迹。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的文学作用。
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间的欢乐精神。
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显出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
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让人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
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
D.“莫言小说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当代中国文学将有更多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讲《文华大训》,太子起立,阁臣以为劳,议请坐听。经与诸讲官皆不可,乃已。孝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弘治二年擢礼部右侍郎。奉御赵瑄献雄县地为东宫庄。经等劾瑄违制,下诏狱。而帝复从镇抚司言遣官勘实。经等复争之曰:“太祖、太宗定制,闲田任民开垦。若因奸人言而籍之官,是土田予夺,尽出奸人口,小民无以为生矣。”既而勘者及巡抚高铨言闲田止七十顷,悉与民田错。于是从经言仍赋之民,治瑄罪。
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侣钟代。廷臣争上章留之,中外论荐者至八十余疏,咸报寝。
武宗即位,言官复荐,召为南京户部尚书,遭继母忧未任。正德三年,服阕。经婿兵部尚书曹元方善刘瑾,言经虽老尚可用,乃召为礼部尚书。固辞不许,强赴召。受事数月即谢病去。五年三月卒,年七十一。赠太保,谥文端。(节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一》 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悉与民田错:交错 B.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交通:互相通行
C.皆惮而之疾:憎恨、厌恶 D.且交结馈簿籍具在遗:赠送。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经“刚介方正”的一组是
①经与诸讲官皆不可,乃已              ②弘治二年擢礼部右侍郎
③经等劾瑄违制,下诏狱                ④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⑤帝慰答之                            ⑥固辞不许,强赴召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经顽固守旧。周经在侍讲东宫时,有人建议让站着听讲的太子坐下听,周经和各位侍讲的官员
都不同意。
B.周经处事刚直。周经曾经弹劾赵瑄进献东宫土地做庄园是违制的,将会危害百姓,皇帝采纳他的
建议,惩罚了赵瑄。
C.周经遇事沉着。太监李广之死牵连朝中大臣,有人借机告发周经交结太监,周经为此上疏自辩,
得到了皇帝的肯定。
D.周经为官谨慎。武宗即位,虽然多次有人荐举周经,但他拒绝出仕,由于女婿与刘瑾的关系才勉

强赴任,不久就因病辞职。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因奸人言而籍之官,是土田予夺,尽出奸人口,小民无以为生矣。
(2)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①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②南浦,本指水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
计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
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2)①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③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欢乐颂   
陈毓
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油菜花黄了。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有什么吃什么,大妈总说。语气一定不是表达谦卑,是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见我们那么欢喜吃她做的饭菜,大妈的厨艺展示越发地才华横溢。一顿,又一顿。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大妈说,你能多来就多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也不委屈你。
大妈像个磁场,在她身边,我就觉安静、快乐、知足。我想这好比香樟树的周围不滋生蚊虫,在大妈身边我就不浮躁了。
大妈爱唱歌,老了也没消弱这爱好,对人唱,对山唱,在菜地摘菜时唱,下河浣衣时也唱。是地道汉水民歌的调子,曲调婉转悠长,借景状物,从心所欲,真是情从心生,歌从口出,那么的自然而然,如万物生。蓝的天,白的云,山峰青,江水碧。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所谓幸福,也不过是依着这个蓝本画的吧?我端着大妈自酿的米酒,迷迷糊糊地想。大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留你久住这里,你也会不惯,会着急。你小住几天合适。
“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不知谁的歌声从河面飘过来。
“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阿郎,阿郎回家慢慢走,妹儿泪珠湿衣裳”。
立即就有另一歌者在后坡呼应。我倾耳听。在这悠长欲睡的春日午后。大妈停住针线,悠然起歌:“大路边上栽南瓜,我把萝卜当娃娃。四季豆儿两头尖,当中一个闪弯弯……”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对身边咕咕啄食的小母鸡说。这样的大妈让我们忽略她的年岁。
但是大妈七十三岁了,这年的春天我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活不过七十四岁,谁都不在意她的话,我也不信,因为她依然清、瘦、硬朗。
大妈的身体忽然弱起来,大家才想起她春天的话,几个哥嫂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她暗示,但大妈的表情从容自然,如落叶树木进入冬天。初冬的第一场风过后,大妈躺下,大哥通知该通知的亲戚,其中有我,大哥说大妈疼爱的人,都得回来给她唱歌。我以为是那一带老人故去后守灵人唱的孝歌,说我不会。大哥说,就是唱歌,欢乐的歌。
我到时大妈已经弥留。大妈躺在床上,她要重新启程,回到三十一年前和她分别的大爹、四十年前从她怀抱离去的三弟身边。那是宋氏家族墓地,那里还长眠着大妈挚爱的她的婆婆,她在大妈五岁时收养了流落异乡的孤儿,养大妈到十八岁,然后从大妈的养母变成大妈的婆婆。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大妈说,她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的。现在,她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就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
歌声在大妈弥留的那一刻响起。都是大妈熟悉喜欢的汉水民歌的调子。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妹、四妹夫一个接一个唱,直到这个家族的晚辈都加入到这唱歌的队伍里来,低缓、悠长、重重叠叠,让我再次看见那根血脉的藤,弯转绵延,生生不止。歌声伴大妈渐行渐远。
我忽然惭愧,大哥说我是大妈疼爱的人,我当然得给大妈唱歌,我搜索心海,想起不久刚学会的一首民歌,我在大妈床前的席子坐正身子,端庄而歌。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火塘会熄掉呢。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堆了。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灯火摇曳,我看见大妈脸上恍惚积满笑意,仿佛说,大妈喜欢这歌呢。                                             
(有删改)
文章结尾引用“我”所唱的民歌内容,有何作用?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
(2)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概括“大妈”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请从选材和语言两方面简析文章的特色。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广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
废旧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古至今,我国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请从《劝学》《师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华侍坐》《咬文嚼字》文章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概括文章的内容。
篇目:                    
对联: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幸福”、“青春”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作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句式
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健康,有意蕴。(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
例句:如果金钱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感谢对我关怀备至的父母,三分祝福那些帮助我成长的朋友,三分赞美我那日新月异的祖国,剩下一分奖励多年来始终拼搏进取的自己。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
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用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的时候,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
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来源:2013届广西省来宾市高三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