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封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集中表达的是

A.不赞成代议制民主 B.反对实行法制
C.认为议员不是代表 D.主张君主立宪制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的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基石。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他们的利益正是当前国家孜孜以求的。”这表明
①旧式机构中包含新的社会关系          ②代议制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
③代议制度成为政党政治的工具          ④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其章程规定:……二、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关于修改章程的一切提案均经总区部转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提交代表大会。三、全盟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8月举行。四、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议。遇紧急情况由中央委员会召集非常代表大会。这表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权力运行机制是

A.高度集权 B.分权制衡 C.议行合一 D.三权分立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管当时中国拥有那么高比例的GDP,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尽管当时英国的GDP并不算高,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这段分析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
C.政府对军事的投入不够 D.国家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B.宣传拜上帝教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C.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出现混乱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马勇的新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这样论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
C.辛亥革命的过程前半场是法国式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C.农民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识有误
D.苏维埃运动在农村的开展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但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政权性质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家性质的变化 D.国际形势的变化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股被西方世界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政权的更迭,美国议员甚至狂言“阿拉伯之春”应该进入中国。引起这场所谓“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的原因可能是 
① 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地缘战略使得西方国家长期插手该地区事务  
②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强烈” 
③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和残酷性导致其落后状态固定化 
④ 多极化进程东西方国家霸权战略与中国反霸权战略长期对抗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张)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汉书·张汤传》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归纳并评论材料中的经济思想。要求:归纳材料中的经济思想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材料二: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舒伯特对美国独立后的“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的评价?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