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2014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中高二9月检测历史试卷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仁者爱人 | B.无为而治 |
C.以法治国 | D.兼爱非攻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 B.道家学说 | C.儒家学说 | D.墨家学说 |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道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 | B.儒、道、墨、法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
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A.孟子 | B.朱熹 | C.董仲舒 | D.荀子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 ,哪个是不正确的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忠君爱国的价值信仰 |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D.对“君”“臣”都进行了猛烈抨击 |
明清之际的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并且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传习和引用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及其著作是
A.李贽《焚书》 |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C.顾炎武《日知录》 | D.王夫之《宋论》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君主专制;学以致用 |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
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该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 B.提出“工商界本”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批判君主专制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耳矣”。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
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①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 ②利用火药开山采矿 ③运用指南针航海 ④翻阅《日知录》计算日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四位同学以“古代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有了活字印刷术 |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
C.这一资料证明印刷术唐代已经发明了印刷术 |
D.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佛教文化的传播 |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篆书 | B.草书 | C.楷书 | D.隶书 |
图为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出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 B.宫廷画 | C.文人画 | D.花鸟画 |
我国自行设计运行的 “长征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顺利送入太空,它与中国早期的“火箭”一样,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你可以查阅
A.《汉书》 | B.《唐书》 | C.《抱朴子•仙药》 | D.《梦溪笔谈》 |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鲁迅本质上是一位诗人。在他身上,既有着___的激越与孤傲,又有着___的沉郁与悲悯。”你认为空格处填上哪两位诗人比较合适
A.苏轼、李清照 | B.李白、杜甫 | C.辛弃疾、王维 | D.李白、屈原 |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祖籍江苏的梅兰芳是近代文化名人,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
A.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 | B.由杂剧和汉剧融合而成 |
C.兴盛于康乾时期 | D.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 |
儒家思想虽然长期以来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还是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的。
(判断正误,正确写A,错误写B。)
“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判断正误,正确写A,错误写B)
认为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家是朱熹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利益要求,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