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届江苏苏州五市三区高三上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一只弹性小球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原速率反弹回去,则下面是四个同学作出的小球v-t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直升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遇险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渔民,将渔民接近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渔民的运动轨迹是( )
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它们的运行轨道视为圆周,则( )
A.“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
B.“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 |
C.“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 |
D.“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恰能在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与斜面成α角的推力推此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则对斜面受到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C.支持力N=(M+m)g |
D.支持力N>(M+m)g |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
D.本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
“奋进”号女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派帕在2008年11月18日进行太空行走时,丢失了一个重大约30磅、价值10万美元的工具包,关于工具包丢失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宇航员松开了拿工具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工具包“掉”了下去 |
B.宇航员不小心碰了一下“浮”在空中的工具包,使其速度发生了变化 |
C.工具包在地球周围其它星球引力的作用下,被吸引过去了 |
D.由于惯性,工具包做直线运动而离开了圆轨道 |
将一物体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以地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则下列反映物体的机械能E、动能Ek、重力势能Ep及克服阻力做的功W随距地面高度h变化的四个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如图,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长为L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若下落时绳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光滑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B.从轻绳与钉子相碰到小球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
C.小球刚到最低点速度大小为 |
D.小球刚到达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 |
(8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先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⑴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⑵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以下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⑶以下观点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绳套方向应成90°角,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点
(10分)在探究物体运动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
⑴某些同学不能得到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作用力F成正比的正确图线,而是得出下列图线,请分别说出得到图中A、B、C三种图线的原因:
得到A图的原因是: ;
得到B图的原因是: ;
得到C图的原因是: ;
⑵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指出两处错误或不妥之处)
。
⑶如下图为某同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vC= m/s,加速度是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⑴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
;
⑵已知遮光条的宽度d=0.52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是 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 和 (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⑶本实验通过比较 和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3分)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a1、a2;
⑵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⑶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4分)如图所示,质量M=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⑴作出物体M和m的受力分析图;
⑵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⑶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如图所示,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
⑴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⑵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ax为多少?
⑶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